济宁经开区马集镇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济宁日报 2020-09-30 07:43 大字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陈根运)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集镇多措并举,疏堵结合,全力以赴抓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实现今秋“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

落实最严格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以服务区为单位建立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秸秆禁烧管理体制,镇机关除值班人员外一律下沉到服务区和地块,所有村干部、聘用巡查员下沉到网格中,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在秸秆禁烧期间实行24小时驻守、值班、巡查和看管,巡查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镇、村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不完成,人员不撤回;突出抓好对种植大户的管控,镇相关部门、村与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种植大户逐个签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书,实行秸秆禁烧与农业项目申报挂钩政策,对有焚烧行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合作社,三年内取消农业项目申报资格;各村也在村规民约中充实秸秆禁烧内容,把本村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广播向群众讲清楚,并将秸秆禁烧责任落实到户、到地块,谁的地块谁负责,只要出现着火现象,公安机关直接调查追究地块户主的责任。

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用足用好各级秸秆综合利用激励政策,全力推进秸秆机收粉碎还田。将秸秆机收粉碎还田,培肥地力作为综合利用的主要渠道,适宜机收的地块全部实行机收粉碎还田。

提前做好抢收抢种准备。确保新建排灌站正常使用,新打机井30眼,根据墒情、实情、节气确保群众第一时间开站、开机灌溉,农技部门跟踪技术指导,适时引导群众抢收抢种,降低秸秆焚烧风险。

认真落实作业农机管理措施。农机部门做好农机政策扶持和农机保障、调配,认真解决农机数量短缺问题。每个地块农机作业时指定1名村干部跟踪监督,确保秸秆粉碎还田效果,力争秋季玉米秸秆除青贮之外基本粉碎还田。

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秸秆禁烧结束后,对秸秆综合利用开展较好且未出现焚烧秸秆的村、服务区进行奖补。

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面对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对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的,将对焚烧责任人按照上限给予经济处罚。禁烧期间巡查组和执法力量实行24小时巡查,确保发生一起、查处一起、惩治一起,教育一片,保持打击秸秆焚烧行为的高压态势。

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秸秆禁烧宣传引导工作。禁烧期间各村村广播响起来,各级抓秸秆禁烧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禁烧明白纸、发送秸秆禁烧短信等形式,宣传到村到户,让秸秆禁烧政策措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浓厚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好秸秆利用、杜绝焚烧行为;启动“小手牵大手”活动,向每名学生发放一张秸秆禁烧明白纸,各班级开一次“秸秆禁烧主题班会”,教办认真收取明白纸回执和召开班会的影像资料交镇党政办公室存档,切实发挥好小手拉大手作用,促进秸秆禁烧工作深入开展;各服务区、各村将《关于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张贴在各村的显要位置、镇驻地、集市、交通要道,进行铺天盖地的广泛宣传,让群众明确处罚内容和标准,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新闻推荐

提升监测预报水平 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本报济宁9月29日讯(记者王粲)今天下午,济宁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2020年汛期天气、气象服务情况及“国庆”期间...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