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交警探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机制 城区70%交通事故可一次办结

大众日报 2020-07-27 10:00 大字

□记 者 王晓芳

通讯员 段 文 报道

本报济宁讯 为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因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导致来回奔波的难题,日前,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中大队积极探索,因情施策,打造了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救助基金、警保联动、绿色通道、事故法庭“六位一体”的交通事故处理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目前,城区70%的交通事故可实现一次办结。

据了解,市中交警大队担负着辖区36万驾驶员、28万辆机动车安全管理及年事故接警量2万余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业务,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都要涉及交警、司法、保险、物价、法院等多个部门,事故当事人往往要在几个单位间来回奔波几天、甚至几个月才有可能把事情办结。

为此,市中交警大队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密切配合,推出“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模式,解决了以往快处后不能快赔的问题;与司法部门及律师事务所合作,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警出具认定书后,由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该交警大队设立事故法庭,由任城区人民法院派驻的“王芳法官工作室”现场办理立案、财产保全、司法确认、调解、审判等工作,不出大厅就能案结事了,极大方便了当事人。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确实需要进行民事诉讼的,特别是生活困难请不起律师的当事人,启动法律援助,由律师事务所免费代理诉讼,解决了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同时,该交警大队率先在济宁全市建立社会救助基金网点,安排专人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特别是交通肇事逃逸未侦破的一律予以救助。该交警大队还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开通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绿色通道,保证了交通事故受害人不因抢救费用问题而耽误抢救。

据统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六位一体”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原本需要3天办理的案件现在只需1小时就能解决,部分案件仅用时20分钟,原本需到多个部门办理的案件,现不出大厅一站办结,城区70%的交通事故可一次性办结,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及群众的满意度,实现了事故当事人和处理、理赔等单位多方共赢。

另外,针对辖区轻微交通事故频发,易造成交通拥堵,同时处警压力大,出警慢,处理慢,理赔难等突出问题,该交警大队整合交管12123APP平台、保险系统、腾讯微信资源,自主研发了“道路交通事故远程快处快赔快撤一体化”处理系统,实现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零跑腿”全流程无接触快速办理。

该平台体现了快处、快赔、快撤“三快”特性。一是远程处置、即处即撤,轻微事故“掌上办”。该交警大队调度室接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后,办案民警引导当事人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视频连线,指导当事人固定现场证据,及时撤离现场,由后台工作人员远程在线定责定损,并将认定书推送给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二是功能拓展、服务延伸,伤亡事故“在线问”。对于适用一般程序的伤亡交通事故,当事人、证人无法进行现场询问的,由办案民警引导当事人、证人进入微信公众号,视频连线进行案件询问,并同步全程录音录像。询问结束后,由民警将询问笔录远程推送给当事人预览后,进行电子签名确认,完成整个询问笔录过程。三是互动沟通、答疑解惑,矛盾纠纷“视频调”。办案民警通过微信号实时连线当事人即时答疑解惑,并通过远程视频等方式组织双方当事人在线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四是一键送达、在线流转,文书传输“零接触”。办案民警可向当事人推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文书送达确认书”告知相关事项,当事人同意微信送达后进行电子签名确认,然后由民警向其推送检验鉴定意见等相关文书,当事人可在线查看,也可自行下载打印,最后将电子送达确认书打印后附卷。

今年以来,济宁市中交警大队共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560多起,利用远程视频当场处理及事后线上处理办结率达90%,轻微事故处理平均时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城区道路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下降了40%,人民群众对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满意率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新闻推荐

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 林红玉主持 于永生出席

本报济宁讯(记者郝明雷)7月2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红玉主持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结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