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社区居民的“定心丸” 守卫一方平安 维护一方和谐

济宁晚报 2020-05-19 07:43 大字

本报记者李胜男

通讯员段英辉宋敏

疫情期间,她是逆风而行的轻骑兵,始终坚守在社区阵地前沿,守卫一方平安;她是指尖民生警务的实战先锋,创造性地逐楼建立微信社区,即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一方和谐。她日夜穿梭在片区,用爱心感知群众冷暖,主动把服务送到百姓心上,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定心丸”。她就是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解放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春华。

繁忙的轻骑兵一辆电动车、一件雨衣、一个警务包是每天必备的“单警装备”

张春华所管的万达片区,是主城区的核心商圈。她负责其中两个社区、20个网格、14个监测点,常住人口达3000余户10000余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一辆电动车、一件雨衣、一个警务包是她每天必备的“单警装备”。“辖区大,骑电动车比较方便,还能第一时间赶到。”张春华说,她走街串巷穿行于辖区的街巷,就是在巡弋阵地。在社区工作三年来,她骑坏了两辆电动车。

由于片区人口基数大、商户居民楼宇林立,为了全面排查不漏一个重点关注人,张春华开动脑筋,利用科技+传统手段,逐一建档管控,形成台账16万多字,为创建无疫情社区打下坚实基础。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已成为她的常态,她对居民千叮万嘱,却对家人未置一言。“张春华对工作非常负责,对市民提出的事认真解决。疫情防控以来,她和丈夫同在一线工作,孩子只能给父母照顾,她白天在社区晚上也要去辖区转。”解放路派出所所长孙淑波告诉记者。

社区的贴心人赠送口罩、送证上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自疫情发生以来,张春华的微信自始至终响个不停,她都逐条耐心细致解答回复,尽全力帮居民解决。

居民林永强(化名)籍贯吉林,母亲也是吉林人,跟随他在济宁居住十多年。春节期间,70多岁的母亲患病急需住院治疗,因户籍是吉林,需要在居住地开具居住证办理住院报销手续。母亲查出病情的当天晚上10时多,林永强用微信联系了张春华,希望得到她的帮助。“经常看到张警官在群里帮邻居解决问题,就想让她帮忙想想办法。没想到第二天上午9时,张警官就把母亲的居住证送到了家门口。”林永强说。

由于对辖区居民的熟知,对林永强的家庭情况非常了解,张春华当晚立即联系了户籍员,预约了分局服务窗口,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不方便,就代为取证,送证上门。

“小张经常来我们小区,有事没事都来转转,几天不见她我还打听,看见她就心安。”万达华府的居民续女士说。疫情防控期间,她还化身“快递员”,经常帮居民送菜、送物。防疫期间,万达华府居民联名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这让张春华感到是人生很感动的一天。“有了张姐,社区防控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只要有她在,什么难事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也有了主心骨。”与张春华一起走访的阜桥街道浣笔泉社区网格员王腾说。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需要时间的考验;坚守本职始终如一,这是对责任最好的诠释。“能连接心的,只能是心。”这是张春华常说的一句话。她用初心用真情织就这片辖区的警戒线,用忠诚热心温暖着辖区的每一个居民。

新闻推荐

济宁大道东延工程年底竣工通车

□记者王浩奇报道本报济宁讯近日,济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指挥部25个重大项目开展“百日攻坚擂台赛”。济宁大道东延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