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春意浓 文明踏青成常态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彦彦)又迎来清明小长假。近来,随着济宁市各行业复工复产,不少公园、广场、风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相继向市民开放,许多市民计划借助小长假,放飞久违的心情,到户外感受一下蓝天白云、亲近自然。
文明是旅游业的健康品牌,是旅游出行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文明旅游不仅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个人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意义重大,同时还有利于增加游客的数量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文明旅游的倡导,我们见到,在景区等场所,随地吐痰、乱丢乱刻、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按秩序排队、注意保护公共环境、注意公共卫生、遵守文明旅游规范……更多的游客选择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加分,为自己身后的城市、国家形象加分。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对游客文明旅游带来了一次“大考”。我们欣喜地看到,游客们在旅游中,都做好了个人防护,戴上了口罩、勤洗手;在景区(点)游览时,保持距离、实名登记、实名购票,配合景区(点)工作人员登记相关信息、测量体温等,做到可查询可追踪;游玩时尽量避开了人群,分散游览,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处处体现着市民的文明素养、旅游习惯,景区的环境卫生意识,游客的秩序意识、健康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文明旅游需要所有游客共同养成,需要人人争当文明旅游践行者。因此,在这个清明小长假里,我们看到“文明旅游”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文明出行”好习惯一路随行,文明之风吹遍孔孟大地,文明旅游已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中共济宁市委机关报济宁日报社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37-0045邮发代号:23-159新闻热线:0537—2349995农历庚子年三月十一第...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