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 坚守一线 致敬坚守战疫岗位的垃圾中转站管理员

济宁日报 2020-04-01 00:33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济宁市环卫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其中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处置大量生活垃圾。为了确保居民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清运,维持好社区环境卫生、保障好居民日常生活,她们发扬新时代环卫人的优良作风,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为战胜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49岁的刘淑美,目前在任城区后刘垃圾中转站工作。在环卫一线奋战近20年的时间里,对岗位、对工作、对任务,几十年如一日,履职尽责。疫情防控期间,她更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每天凌晨5点前准时到岗,接着就赶紧对中转站进行冲洗、消毒等一系列作业,等忙完手头上的活儿,饭菜早就凉透了,“这没啥,习惯了。”刘淑美笑着随口一答,“现在没有卖饭的,旁边商店也没开门,都自己带饭,凉了就凉着吃,怎么都得把中转站的活儿收拾利索。”而今年2月份,家里的孙子出生,儿子儿媳都劝她别干了,回家帮忙带带孩子,享享清福,她又笑笑拒绝了。“现在是疫情时期,外边(中转站)更需要人,我不能不管。”说了没两句,刘淑美就又转身去忙中转站工作去了。家里顾不上,工作不能放,寒风不停,刘淑美的忙碌也不停。

在城区琵琶山垃圾中转站工作的贺玉英,今年58岁高龄了,在环卫一干就是15年,兢兢业业。贺玉英身体不好,因为血管瘤动过2次手术,疫情严峻时期,还要天天出门跟垃圾打交道,家里怎么也放心不下,她却依然坚守在环卫一线。“疫情严重,多宣传宣传医生护士,他们最辛苦,要治疗、看护病人,我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尽最大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揣着药,带着口罩,穿着防护工作服的贺玉英有些腼腆地说。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岗位从不分高低,贡献亦不分大小。

建功新时代,巾帼展风采,鼻梁脸颊上的口罩压痕、汗津津湿透的衣衫都是她们辛劳的勋章,作为环卫一线工人,把责任二字压实心间,在此次战“疫”中立足岗位、冲锋陷阵,铸就了抗疫中的巾帼力量、巾帼奉献。

新闻推荐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济宁市高新分区柳行片区(Glh)等12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进行社会公示的通告

为加强公众参与,发挥公众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