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融入打造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 社区服务再提速

济宁晚报 2020-03-31 08:26 大字

见习记者 刘菲通讯员 张美荣 刘聪 刘祥玉

“多亏了网格员小乔,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家住兖州区鼓楼街道校场小区7号楼的丁奶奶感激地说。丁奶奶家里下水道堵塞了,向小区网格员乔现利求助,乔现利把情况上传到网格化服务系统后,系统自动派发任务给街道民生服务队,不到半小时就有民生服务队员上门帮助解决了问题。

在兖州区鼓楼街道,网格员上传情况,民生服务队“报到”为居民解决难题已成为常态,这是街道“六融入”网格化治理新模式的重要一环。“六融入”即将党建、民生、调解、自治、普法、治安融入网格治理单元,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多网融合的体系优势,推动服务管理向社区(村)下沉、向网格延伸,探索出基层网格化治理服务的“鼓楼模式”。

鼓楼街道组建50人的民生服务队,与112名网格员形成联动,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网格事件并通过手持终端即时上报,民生服务队接到指令后3天内办结并反馈,所有办理事项有处理轨迹、有电子档案,可随时查阅,有力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

鼓楼街道网格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通过调解融入网格,实施社情民意记录、定期走访排查、限期办结等制度。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提供预警信息1200余条,组织“社区五老”“新乡贤”“社区好人”等117名志愿者参与化解群众问题,为化解矛盾纠纷装上了报警器和稳压器。此外,鼓楼街道搭建了社区议事协商平台,推行“委员问事、居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工作法,引导居民踊跃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为提升群众安全感,街道还建成了63个“红帆驿站”、3处“红色物业”,与辖区单位、群众团体探索“互联共建”,充实网格法律服务队伍,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24个村(社区)全覆盖。19个社区全部实行“一名社区民警+两名辅警+多名平安志愿者”的警务模式,5个村均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治安联防组织开展24小时巡逻,结合“雪亮工程”建设的大防控体系,有效改善了辖区治安状况。

新闻推荐

逆行者张岭 抗疫有我 90后小花也能独当一面

1月28日,济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一病区护师张岭跟随医疗队出征湖北黄冈。作为一名90后,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她迈过忐忑...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