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五个打造” 夯实乡村产业人才基础

济宁日报 2020-03-26 07:10 大字

郭亚莲

济宁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的有效探索中,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难点痛点。为此,建议:

一、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对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成熟主体以及有意成为职业农民的潜在对象进行摸底调研,建立信息档案。鼓励和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有序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民给予信贷、购房等政策 “优惠”。组织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二、打造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以济宁农校为依托,整合济宁市高校资源,尽快成立专门的农民大学或农民职业学院。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通过开设农技培训、经营管理、村级财会、电子商务等涉农专业,拓展 “田间课堂”“在线课堂”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 “田专家”“土秀才”“农产品匠人”;面向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开设对口课程,实现人才双向培训和输出。探索在每个乡镇建立一处农民实训中心,致力于培养一批有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打造乡村人才流动体系。贯彻落实省 《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对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备案制管理,允许其到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兼职技术服务。设立网上人才服务平台,畅通人才供需双方信息匹配的渠道。开展 “在外能人大走访”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退休干部职工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尽快出台有关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激发各类人才流向乡村、服务农业的积极性。

四、打造宜居宜业舒适环境。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既能让村里年轻人留得住,又能吸引城市居民和各类人才来旅游、来居住、来创业。在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的基础上,加快中心镇建设,完善提升路网水电和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以乡镇为单位高标准建设乡村人才公寓、人才食堂,集中解决涉农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在农村的居住问题。在落实好全市 “村村通公交”基础上,根据需求多开一些夜间公交、定制公交,为走读式人才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打造乡村产业人才承载基础。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孵化、引领功能,吸引人才落地生根。每年选择2-3个县级农业园区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中建设用地指标,引导相关项目入园发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农业园区,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推动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依托研究成果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吸引更多人才来创业兴业,服务乡村振兴。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推荐

资政建言谋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议政发言、提案建议选登

编者按: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重要问题,采取大会发言、提交提案等形式,深入协商...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