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进乡村 培育文明新风尚
本报通讯员王婷婷周忠祥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济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4支志愿服务专业队伍,经开区文明实践中心选址在新河社区邻里中心,在疃里镇、马集镇分别设立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继挂牌成立后,拟定相关活动计划、制定相关制度、成立领导组,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场所、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资料。
经开区在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相互尊重、互助和睦、团结友爱上下大力气,倡导广大群众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产,破除陈规陋习,不搞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促进了和谐村庄健康发展。
在农村,红白事办理是大事,也是最能暴露陈规陋习的“问题”事项。区镇从此下手,对之进行规范,实现组建红白理事会、培训主要成员、明确红白事办理流程和标准、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参与农村婚丧事务“五个全覆盖”。全区129个村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纳入村规民约,对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普遍轮训。全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设置“变味的份子钱”“丧事一碗菜”“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等13个话题,面向群众征集金点子、发掘“土办法”,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志愿服务活动,引发了农村群众强烈共鸣,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懈努力,以现代文明为特征的新风尚如今在全区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到农民日常生活各方面,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和弘扬践行。经开区不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区涌现出全市文明家庭6户。建好用好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庄覆盖率达100%,上榜人数持续增加。同时,组织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先进典型竞相涌现,更是涌现出“中国好人”司秋英这样的全国性先进人物,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向深向实发展。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启动村级志愿服务队建设,发挥“五老”的作用,广泛开展扶贫济困、义务巡逻、弘扬传统文化、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邻里守望、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经开区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作用,推动全域“变美”。通过宣传教育,制定规范标准,深入开展美丽家庭创建,通过典型示范、村民评议,引导群众合理布局、美化绿化家庭院落,“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干净整洁、布局有序”渐成乡村新风貌。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内在素质。全区实施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重点开展家政服务、亲子教育、敬老孝亲、文明礼仪等课题培训,推动培训全覆盖。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农村“三会一课”党员按时到会率达到90%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的“集中学习日”制度,党员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下一步,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推进完善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幸福感和满意度。
图为广场宣传栏
新闻推荐
□记者孟一报道本报济宁讯12月17日下午,由济宁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济宁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单位联合举办的“儒韵清风”全...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