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城市管理局 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和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市场化、制度化为着力点,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手段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城市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服务,努力把济宁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
法制化管理城市。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济宁市城市绿化条例》、《济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三部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通过立法和示范效应,不仅提升了公众市容环境卫生保护意识,理顺了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还确保了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志着济宁市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城市管理有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标准化管理城市。全方位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质量体系,标准化是精细化的前提和基础,探索建立“标准、空间、时间”三维管理模式,坚持一切工作标准化,市容、规划监察、市政、园林、环卫等都有规划,有导则,有标准,有监管,有考核,有奖惩。先后研究出台了《市容环境管理导则与规范》、《济宁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餐饮服务业油烟治理导则》、《便民疏导点设置标准暂行规定》等10余个导则和管理办法,制定、修订了《济宁市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技术导则》、《环境卫生技术导则》等20余个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以法规为基础、以政府规范性文件为支撑、以行业标准导则为补充、以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内卫外管、专属结合,推行精细作业、精细服务、精细管理,推动工作“单一向互动、粗放向精细、突击向常态”转变,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最佳效果。
制度化管理城市。根据城市管理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和“路长制”道路包保责任制,以路为纲,以网格为单元,以城管执法队伍为平台,统筹市容秩序、广告牌匾、违建治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各种要素,把建与管、疏与堵、线与点、面与里等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条块结合,实现全时段、全天候、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品质提升。
市场化管理城市。在运营方式上体现市场化,市政管养、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和小广告治理等逐步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管理城市。为城市管理工作装上“千里眼”,实现全时域、全覆盖,把城市管理问题“一网打尽”。市、县均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全面承担起城市管理问题的采集上报、派遣核查、监督考核等工作,同时研发了城市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对部分区域低洼点、立交桥涵和积水点实时视频监控、调度、指挥。
属地化管理城市。在管理方式上实现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各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职责任务,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工作基础,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有机构干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信用化管理城市。创新了管理手段,开辟了新的管理方式,结合济宁市实际,研究出台了《济宁市城市管理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济宁市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实施意见》,为城市管理工作添上了两只新的翅膀,通过建立健全城管领域信用体系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信用双承诺活动,打造了一批诚信示范街和诚信经营户,在全市形成诚实守信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国家住建部提供信用体系“济宁样板”。
社会化管理城市。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开通主流媒体专栏平台,开通了2612319城管热线,及时关注、报道、处置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健全了公众参与机制,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组建百姓义务城管队,开展百姓城管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该局将在当前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谋划、精心研究、总结提升,坚持逐年推进,持续巩固的原则,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和“路长制”工作机制,认真探索精细化管理措施,推动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通讯员董超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2月18日讯(通讯员绪言吴丛)今天,国家高新区开放创新会议(华东片区)在圣都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包括济宁、苏州、昆...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