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办好高中教育的使命担当

济宁日报 2019-11-12 09:55 大字

本报通讯员邓旭丁大庆

济宁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39所,在校学生132826人;教职工1157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09%,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1382人。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大力推进“一纲五线二十目”重点任务,教育工作全面起势、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近几年,通过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高中普及攻坚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各普通高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硬件建设基本能达到山东省相关配备标准要求,基本能满足师生教学需求。 各高中学校以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民主化为准则和目标,致力于打破传统的粗放型、经验型管理体制的束缚,将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作为核心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落实监督措施,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市县教研部门积极拓宽教研思路,不断创新教研模式,坚持重心下移,建立了“课题引领、项目驱动、联片教研、跟进指导、典型示范”教研机制,形成了开放、灵活、富有成效的教研局面。

选课走班顺利实施

评价机制逐步健全

从2016年开始,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选课走班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济宁市试点学校认真测算了开展选课走班工作所需师资、校舍、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教学资源需求,研制选课走班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配套制度。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试点学校需求测算情况,统筹本区域内高中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近年来,市教育局定期开展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评估验收工作,并把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

强化学校硬件建设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学生就学半径、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高中学校布局,力争普通高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科学核定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严格落实省定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并逐步提高。建立普通高中学费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收费标准。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稳步推进改革

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教师准入、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大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加大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制度化,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支持普通高中聘用专业人士开设特色课程,所需费用由学校统筹解决,有条件的可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聘用兼职教师的财政支持政策。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新进教师以硕士层次为主。

启动实施特色高中建设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市级特色高中遴选认定机制,积极申报省级特色高中。实施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联合育人计划,支持本科高校与高中阶段学校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从城乡学校实际出发,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改革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扩大高中招生自主权,推动建立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解读相关政策,深入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和各地典型经验,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良好环境。

新闻推荐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经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两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