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辆自行车 马宝强

济宁日报 2019-11-08 09:52 大字

满街的共享单车,让自行车再也不稀奇了,估计只有60后、70后们,对这个当年的“大件”情有所牵,记忆温暖。

1986年6月,我接到远在20公里外的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那个穷乡僻壤,一个村上的学生能考上高中,在周边都能引起小小的震动。父母欣喜地置办了酒席,再三思虑,上学恁远咋办?姥爷在城里做点儿小生意,母亲托姥爷花了六十多元买了一辆二手“凤凰”牌自行车。姥爷很上心,把车子里里外外擦拭保养了一遍,外观看上去有九成新。当年这样的“26式”“大链盒”是十分时髦的。开学后虽也顶风冒雨,俺着实也在同学们面前风光了一番,苦里偷着乐哩。

高中学业紧张,转眼三个月过去。一天父亲突然来学校,告知马上办理肄业,顶替他入职。据说那年的政策,“替老换幼”的“接班儿”,是最后一次机会。16岁的我,懵懵懂懂就到济宁发电厂参加了工作。

济宁是地级市,对于当年的我来说,是那么陌生而遥远,心中向往而又隐隐约约、丝丝缕缕的忐忑。因为我从此踏上人生第二段旅程,几乎瞬间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尚未感知路途的风雨坎坷。

摆在面前的,是实实在在35公里之遥的县乡崎岖而泥泞的道路。我刚参加工作时想家,回家比较勤,赶上顶风要骑行将近三个小时。父母疼我,“26”轮子小,蹬起来转圈多,不赶路,再买个“28”的吧。那时父亲和我都有了收入,家里条件明显好了,一辆七十余元的崭新的“长征”,就这样走入我的人生。

骑了一段时间,我并不喜欢,因为我个头矮,上下车子和脚踏都费劲,车身还重,不小心摔一下很厉害;再者,“28”自行车虽适合长途,在城里却不受待见。城里人特别是年轻女孩儿,总是投来异样甚至鄙夷的眼光。也许我已“情窦初开”?“长征”就这样闲置下来。

如今多因感情的不舍,两辆自行车还静静地躺在老家的角落,我的上班“代步”,也早已一次次升级,从摩托到“四轮”,陪我一路走来。我就职的火电企业,随着时代的改革发展变迁,从隶属于山东电力到山东华能再到华能国际,从位居城市边郊到城区高楼大厦包围,近年来又受新能源和外来电的冲击,即便浑身解数,也阻挡不了日渐衰老的脚步,失去了往日的芳华。

但就像那俩自行车,从相识相恋到相伴,“蒹葭苍苍,道阻且长”,酸甜苦辣、曲折迂回中,投入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和依恋。儿子两年前大学毕业,通过招聘进了我同一企业,又是一轮新生代,从基层一线走起,拜师学徒,正铆足劲儿干。

品尝了甜蜜,不能相忘于江湖;恋恋风尘,曲未终、情未了。国庆节当天上午10时,我们一家三代坐在电视机前,看威武之师,听英雄之歌,赞伟大复兴。对我们的企业,也是油然而生新的期待和由衷祝福:“凤凰涅槃再长征”!接续奋斗,一代一代接着干,为我们电力人的梦想抒写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共享发展机遇 共赢美好未来 傅明先赴上海航天考察推动项目合作

本报上海11月6讯(记者宋仪凯刘传伏通讯员时九军田炜)今天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率队赴上海航天空间电源研...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