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援疆教师孙致朋 誓做一颗红柳的种子

大众日报 2019-09-10 09:49 大字

课间,学生们纷纷围住孙致朋问问题。□本报记者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刘凤来崔鹏

9:30到校,巡视校园卫生、学生早读纪律;10:00,准时推开教室的门,上课、下课,再上课、下课,到操场巡视学生大课间课间操纪律;14:00,放学铃声一响,上了4节课的他来不及把教材放回到办公室,一路小跑赶往学生食堂,查看午餐供应的菜品;简单在食堂吃点儿饭,紧接着回办公室备课,下午还有两节课要上;下课后,在校园从南走到北看一圈,检查校园安全;晚自习后,例行巡视学生宿舍安全,给宿管老师安排当天晚上值班注意事项;回到自己的宿舍,已经是晚上12:00以后了……这是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援疆教师孙致朋的一天。

2018年8月17日,作为教育部等四部委发布的“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济宁援疆教师的领队,他和济宁市援疆教师一起奔赴南疆,在英吉沙县实验中学任教历史学科,并挂职副校长,分管德育、国学书院等工作,开始了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为期两年的援疆支教工作。

“援疆支教,作为一名教师,努力再多也只能影响一届学生。要想真正提高本地教学水平,必须为英吉沙留下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孙致朋告诉记者,提高当地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结合英吉沙县教科局开展的鲁英“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他加强对当地青年教师的培养。艾吾古丽老师是学校一位年轻的历史老师,也是他的“徒弟”。两人搭档担任九级部的历史教学工作。每周二上午是他们的集备时间,在集备前他都会提前备好下周的课并做好课件,认真地介绍每节课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出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一年多的师徒结对活动中,艾吾古丽老师成长迅速,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老师,孙致朋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先后为教育系统的学校书记、校长、实验中学师生、县组织部招聘的大学生做了新疆四史的宣讲。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图片,帮助老师和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2018年10月14日,英吉沙县国学书院在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正式落成。作为国学书院的管理者,孙致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国学书院开设了古诗词诵读、书法、手绘、手工制作、古典舞、茶艺、围棋、象棋、太极、长拳等课程,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在“情系英吉沙,图书助成长”活动中,他与其他募捐小组成员一起回到山东济宁,发动学校和身边的朋友为英吉沙的孩子们募捐图书。。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他和15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及生活救助等帮扶活动,九级部的艾则孜每次在校园里遇到他,都会热情地跑过来和他打招呼……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孙致朋被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授予“优秀援疆人才”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就好比是一颗红柳的种子,不论是泰山之巅,还是天山脚下,党把我撒在哪里,就要在哪里顽强地生长,就要为那里增添一份新绿。”孙致朋告诉记者,扎根在南疆大地上,自己更要全心书写好奉献的诗篇,以行动担好自己的责任。

新闻推荐

傅明先在督导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时要求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创城取得新成效

本报济宁9月7日讯(记者宋仪凯)今天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在城区督导调研创城工作时要求,牢固树立创城为民、...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