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临矿新驿煤矿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智能化催生煤炭开采新业态

大众日报 2019-09-05 11:04 大字

□记者左丰岐

通讯员李志勇刘娟报道

本报济宁讯日前,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新驿煤矿运搬工区卡轨车跟车工蒋猛猛告别了老岗位,和他一起的还有无极绳绞车信号工鲍学甲、王海阔等人。抢了他们“饭碗”的不是别人,正是该矿刚刚投入使用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以前为了防止卡轨车中途出故障,我要一直跟着车走,现在有了车载视频监控,就不用人力跟车了。”蒋猛猛说,他现在已转岗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井口把钩工。

今年以来,山能临矿新驿煤矿按照能源集团深化“一提双优”建设的部署要求,紧扣智能智慧发展主题,持续推动以“快速掘进、机电运输远程集控、智能化洗煤厂、CXR智能干选”等项目为代表的“6+3”科技攻关项目,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目前全矿已累计完成快速作业线、智能化供电、数字化开关实验室等科技项目20余项,较好地解决了制约企业智能开采的难题。”山能临矿新驿煤矿党委书记、矿长庄又军告诉记者,通过装备升级换代、劳动组织变革和生产工艺更新,他们已形成了全新的生产作业模式,让减人不减量、降本不降效成为可能。

以往,该矿洗煤厂压滤机用人工清理淤泥,既费时费力又不安全。他们通过科技攻关,成功研发了矿用洗煤厂煤泥智能机器人,一举结束了人工清理淤泥的历史,减少岗位工16人,每年节约人工费、材料费137万元,而且消除了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等因素,每年多增加收入1500万元。

该矿还专门设立了科技专项基金,成立青创联盟,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激情。据悉,去年以来,该矿累计投入科技经费6792万元,先后上报科技项目56项,其中“复杂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被鉴定为国际领先,“采场覆岩破坏灾变演化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评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了解,目前,山能临矿新驿煤矿采掘机械化率达到了95%,职工坐在地面调度室里就可以用电脑远程控制500米井下的皮带运输、变电所、水泵以及所有监测监控系统。该矿通防工区副区长周健说:“现在只需按下总控台启动按钮,这些井下的设备就能按预设的程序依次自动运行,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新闻推荐

乐为“花朵”培沃土

本报通讯员高磊“经过假期里在我们村第一书记办公室的辅导,我不仅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还增添了对预防溺水、安全用电方面的...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