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平台一体化,就近就业促脱贫,济宁援疆扶贫模式获点赞 过去万里找工作,如今工作找上门

大众日报 2019-09-03 09:40 大字

□本报记者王浩奇

新疆英吉沙县姑娘艾丽米古丽以前每年都要赶路万里赴山东的服装厂打工,今年她哪儿也没去。因为工厂建到了家门口,她骑10分钟的电动车就到了。

工厂来了,是因为济宁援疆指挥部“四级平台”建设发挥了作用。2017年以来,济宁援疆指挥部围绕脱贫攻坚这一大局,实施“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战略,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了县工业园区、乡镇小微产业园、农村社区卫星工厂(乡村车间)、家庭工厂的就业脱贫新模式,让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家庭妇女就近就业,尽快促脱贫。

在英吉沙县,很多村民因为无法正常就业脱不了贫,尤其是家庭妇女,往往因为需要照顾家庭没法外出打工。

济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陈猛介绍,在县级层面,他们推动建立了英吉沙县工业园区。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投入援疆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目前园区初步达到“七通一平”,新疆诚祥建安、巨龙钢构、喀什神恋有机食品、德源农林、中疆环境股份等一批企业先后进驻,解决英吉沙县群众就业3000余人。今年总投资1.5亿元的华迈照明项目已经签约落地,预计当年解决就业800人。英吉沙县鲁英服装产业园是第九批援疆重点打造的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先后投入援疆资金建设标准厂房18栋,配套建设员工宿舍区、食堂、生活超市等,吸引中兴手套、即发华和、锦绣纺织、晋亿服饰等6家纺织服装企业进驻,解决本地群众就业800人。

乡镇小微产业园是“四级平台”中的第二级,目前投入资金在英吉沙县萨罕镇、乌恰镇和克孜勒乡三个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乡镇,建设标准厂房11栋,招引即发华和服饰、即发假发制品、锦绣纺织手套生产、锦绣森雅针织、泰疆制衣等项目进驻,目前已经解决本地群众就业3000人,其中贫困户占比一半以上。

5月29日下午,英吉沙县萨罕镇小微产业园,艾丽米古丽熟练地踩动着缝纫机踏板,手中的布料在针板上飞舞,一双双防静电手套鱼贯而出。她所在的喀什锦绣纺织有限公司小微产业园厂房内,1300多名维吾尔族工人和她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艾丽米古丽说,她今年3月25日进厂,现在一天能做70双手套,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和艾丽米古丽相比,城关镇八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5月29日,村卫星工厂车间里忙得热火朝天,工人们有的坐在缝纫机前专心缝制手套,有的在将成品整理打包,秩序井然。工厂负责人古丽妮沙介绍,中兴手套总部的车每天把原料送来,同时将成品运走。工厂目前每天的生产量可达540双,年纯盈利能有五六万元。工厂有工人81名,他们每天把孩子送到工厂旁边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后,过来上班。工人根据农忙时间,工作时间灵活,工资按件计算,最高的每月能挣2000多元,顾家、上班两不误。

“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是济宁援疆的典型创新经验,也是“四级平台”中的第三级平台。陈猛介绍,企业在英吉沙县鲁英服装产业园设立总部,实施裁剪、整烫、包装等前端和后端工序,在农村社区设立卫星工厂(乡村车间),实施缝纫工序。目前,英吉沙县已经建成卫星工厂(乡村车间)150座(不含小微产业园11座),达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吸引了中兴手套、鑫辰新服饰、祥瑞服装、鑫日盛服装、龙祥家纺等一批服装企业进驻,并因地制宜组织当地村民设立服装专业合作社、食品加工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等,目前已经带动本地群众就业8000余人。

第四级平台是家庭工厂。济宁援疆指挥部推动农户利用家庭空间和业余时间发展生产。即发假发制品项目待前期培训工人技艺熟练后即可在家进行假发编织生产,预计可带动200户农户成立假发编织家庭工厂。新乐泰汽车坐垫编织项目,已带动十余户农户在家从事汽车坐垫编织。

济宁援疆指挥部牵线搭桥,促成青岛即发集团与英吉沙县职业高中达成合作协议,打造“总部+千家万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和“足不出户,在家就业”的就业模式,真正实现群众就业不用出家门,破解南疆地区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两难”并存的问题。

新闻推荐

任城区仙营街道 动能转换促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庞华泽李勇)任城区仙营街道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信息、金融特色产业,把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转型...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