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金融助推实体经济 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稳中有进

济宁日报 2019-08-05 11:19 大字

本报记者孙逊赵星灿

现代金融规模实力逐步增强,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地方金融组织稳健发展,金融风险防控成效初显……上半年,济宁市着力加强金融监管和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金融运行状况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有力支持了全市地方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现代金融规模实力逐步增强

推进落实全市现代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现代金融服务新动能的培育力度。今年上半年,利宝保险、西藏东方财富证券开业运营,市级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总数达到27家、18家、67家,各类地方金融组织总数达到97家,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截至6月底,全市各项存款余额5975.37亿元,比年初增加487.16亿元,增长8.88%;各项贷款余额3897.12亿元,比年初增加356.2亿元,增长10.06%、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

全市保险机构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0.63亿元,同比增长8.76%,累计承担各类风险保障10.91万亿元。

2019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13.08亿元,增长8.2%,占GDP的比重达到4.4%。

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按季度召开政金企合作对接会议,上半年推介项目(企业)265个,融资需求547.99亿元。截至6月底,各银行机构为对接会推介企业批复授信253.64亿元,融资161.57亿元。

深化市政府与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启动“数字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旺农贷余额5.58亿元。选派439名银行从业人员担任2651家企业金融顾问,搭建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的“三送”平台,扎实开展“行长走厂长”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融资咨询和风险化解各类服务。深入开展规模企业改制,上半年新增改制企业138家,累计改制1396家,完成省定五年计划任务的117.31%。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成功对接资本市场、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奖补500万元。举办“走进上交所”“走进新三板”活动,组织开展济宁市资本市场专题培训,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能力不断提高。今年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分别新增3家、59家,新增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总数分别达到33家和310家。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3家。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监管穿透性和实效性,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引导小贷公司回归本源,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能力。截至6月底,小额贷款公司今年累计实现贷款投放16.12亿元,同比增长0.7%,八成以上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2亿元。推动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支持市、县设立相应规模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目前,融资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22.31亿元,在保户数3347户。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济宁市取得业务许可证的民间融资机构今年累计投资9601万元,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

金融风险防控成效初显

完善金融风险日常监测调度机制,建立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台账,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力度。推动市县联动、政监金企配合,“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推进企业风险化解。印发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下达县市区风险事项清单,压实属地责任、细化防控措施,坚守金融风险防控底线。

积极推动市县应急转贷基金发挥作用,为符合贷款发放条件、资金周转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服务,今年市县两级共为15家企业提供17笔、1.3亿元过桥资金。强化督导调度和通报约谈,支持辖内各银行机构多渠道处置化解不良贷款。

健全打击逃废金融债务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警示约谈、媒体曝光、依法打击等手段,保持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开展金融知识进高校、防范非法集资和打击“套路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新闻推荐

校园在呼唤 致辛怀雷校长

本报记者刘利民你躺在床上,不言不语。你躺在床上,不悲不喜。第一次看你时,你在重症监护室。我进不到里面去,只见到弟妹,心揪得...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