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胡辣汤 看人社服务中的工匠精神
卢平
小区早餐点上,十年来不论寒暑,每天都会有一对中年夫妇,来卖胡辣汤。他们的汤,汤色白亮浓稠,面筋、海带、豆腐皮、花生碎内容丰富,点点黑色的胡椒末隐约可见。端上桌来,加点醋稍稍搅拌,趁热嘬一口,初时只觉酸爽开胃,缓缓咽下,一股热辣从喉头直达胃里,仿佛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张开来,人也一下精神许多。寒冷的冬天来一碗,便觉周身都暖了起来;若是夏天喝了,辣的人大汗淋漓,也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做胡辣汤讲究工序、火候和原料配比,做好并不容易,我曾向老板请教秘诀,老板憨厚地笑笑:“哪有啥秘诀,大伙儿来买汤,是对我的信任,我总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不能偷工减料。”老板朴实的语言,体现出的是他追求品质、认真负责的态度。
细想来,追求品质,认真负责,正和当下流行的“工匠精神”颇为吻合。其实不独制造业,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坚持工匠精神,能让人把小小的胡辣汤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也能让我们把人社服务做到群众满意。信念、信仰,如灯塔般能够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做支撑,能让人自觉地化理想为行动,让人拥有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人社部门负责的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更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需要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融入血液的信仰,才能视服务群众为天职,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十年坚守如一日。
在人社服务中坚持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学习,自觉练好内功。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做好人社服务的首要前提。为了提升服务水平,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竞赛就是其中的一种。多名在窗口一线工作的同事,在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从《社会保险法》到《劳动合同法》,从就业失业登记到人事考试,从政策规定到办理流程他们都“门儿清”。曾经有一名同事,被服务对象的难题问倒了,在向同事和上级业务部门请教以后,顺利将问题解决,但他却因此受到刺激:身为窗口工作人员,群众的问题自己竟然解答不了,尴尬、内疚甚至是负罪感在他内心交织。他找来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学习和钻研,短短几天的时间,熟练掌握了科室的所有业务,又把目光转向其他科室、其他部门,最后成为系统内的“政策通”。
在人社服务中坚持工匠精神,才能严谨负责,不断锤炼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方便群众办事,今年4月底,我们的为民服务中心人社窗口正式实行“一窗通办”,不再区分业务类型,就业失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所有的人社业务,均可在任意一个人社窗口办理,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为了实现“一窗通办”,每一条业务指南,都由业务科室多次整理完善;每一项办理流程,都经过多次梳理、再造,窗口人员无数遍熟悉演练;甚至是服务窗口一台打印机、一盆绿植、一把椅子的摆放位置,都是精心设计,整齐划一。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每一笔基金都关系到群众的利益保障,收缴、使用、发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丁点儿差错。每一次社保开户、打印单据,我们的窗口工作人员都会反复查看企业提供资料,反复核对系统自动生成的缴费比例、人员数量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因为我们深深知道,自身工作百分之一的出错率,带给群众的,却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困扰甚至损失。
在人社服务中坚持工匠精神,才能事不避难,坚持守正创新。2018年,我们在任城区试点社保卡发放养老金,发放方式的小小改变,给群众带来的是大大的便利。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2018年10月1日开始,陆续启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惠及全区10.56万名城乡老人。然而由于社保卡需要持卡者本人去银行办理激活手续,造成群众对这项工作的不理解,认为给自身带来了麻烦。尽管前期也制作了宣传视频、发放了宣传单,仍然有不少群众到社保大厅不知如何办理。社保窗口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因此气馁,“大爷,您听我解释,用社保卡领养老金,您就少用一张银行卡,以后取钱更方便。”“大妈,您别急,用社保卡有优惠,您到外地儿子那里住,同行取钱、转账没有手续费。”一句句耐心的解释,一条条看得见的实惠,化解了牢骚和不解,让带着怨气来的群众一个个带着笑脸离开。
我们的工作成果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比如为高校毕业生邮寄一份档案,为群众开一张缴费证明,为老人办理一次资格认证。但正是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严防“差不多”思想对工作热情的腐蚀,抵制迎合心态对创新思维的局限,我们终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单位系任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帆6月4日,任城路-王母阁路升级改造及综合管廊工程顺利完工,正式通车。“路更宽了,出行更方便了,人流量也更大了。...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