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徜徉在济宁青年文学的花海 本报记者 满广宇

济宁日报 2019-05-17 11:16 大字

五月的济宁市区古槐路上,一场青春勃发的展会,让典雅的博物馆瞬间装点成古朴而年轻的殿堂。

长达两周的展事,仿佛一脉清泉,汨汨淙淙,徐徐流淌着,穿起了五一、五四这两个庄严与热烈的日子,奔向盛夏诗意的远方——我与一颗闪亮的星辰邂逅,她的高贵的文学光芒、新锐的文化创意色彩,素影本真,靓丽圣洁而万众瞩目。

这里是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承办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学作品主题展。在面积不大的两座展厅里,汇集着历届会员代表的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影视、戏剧、曲艺、歌曲、动漫等体裁的文学作品582(部)件。

据协会秘书长李占奇介绍,这次征集到会员作品586(部)件,包括了作品集、组章、影视剧集等,单篇作品数量实际超过万件,均为正式出版、摄制、发行。本次提交作品位居前三的作家,分别达到164、54和52(部)件,且作家和作品均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经过认真紧张的分拣、筛选和评选工作,确定582件作品参展。

评委会报告显示,本次作品征集无论数量、质量和规模,在同类文学作品展评中均属空前。作品体裁全面、题材广泛,均为主旋律、正能量作品,充分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济宁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尤其青年作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励志创造,奋发有为所取得的成就。集中反映了济宁作为东方文化发祥地,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青年作为新时代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力军的巨大能量和重要作用。由于时间紧迫和展位所限,本次仅选取了230名会员中35人的代表作,有195名会员的作品尚未进入展览。

在文学作品展区,记者被每天超过千人的惊奇目光包围着、感染着。历次展会中罕见的文学作品展,甫一出炉即百花争艳、芬芳满园,人们不禁将探寻的目光,由展会转而投向这支年轻的文学团队。

如何将一个群体的33年时空、230位作家及其作品,搭载文学艺术传统展会的“航母”,既一脉相承、和衷共济,又独具特色,这是青年作家协会在本地文化语境下,甚至更广阔区间作家与观展人中,文创理念和产品所面临的考量。

“我们协会充分体现了高端创意的特质与优势,”李占奇说,“凡是涉及协会的品牌活动,都由会长策划并全程监督执行,这是我们打造和运营品牌文学活动的传统。”他说,然后是向常务理事的通报、听评和分工,与执行设计人的对接。因为大家都没做过,甚至没看过文学作品展,承担设计的工作室和制作厂家非常主动,几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到访协会。他们极为赞同协会的方案,第一时间领会方案的构想与细节,达成了双方在宏观结构与细节研磨的全面共识。

青年作家协会的展区,分别位于末位6号展厅,以及共享空间的中央地带——前次展会搭建的江南院落,区位分离,风格迥异。创意首先要解决的是,设立两个独立的同题功能区,并完成一厅一院的关联与融合。

记者在解读本次文学展区架构时发现,6厅以青年、青春语言,文学、文创产品的现代风格,古今中西贯通的色彩与几何元素,填充了三座固定的壁式玻璃展柜,陈列了26位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和3名会外入展者的个人展板与作品实物。这些展板统一使用了仿宣纸色彩,点缀以中国古代江南屋檐、水墨山川烟云和象征现代创作的笔尖等符号,色彩则大胆引入了前卫的黑白灰基调;而展板的面积、形状、版式都不尽相同,书籍、杂志、报纸和动漫衍生品、作家陶瓷等文创作品高低错落有致,整体、局部和细节堪称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惊现了“从未有过”的鲜亮,使难以捉摸的文学作品展成为现实的表达。

令观众流连的展板上,列举了每个作家的简介、作品名称与出处,一些国内外著名出版社、杂志社、报社,以及知名作家、作品,受到观众的赞叹。参观者发现了自己读过的作品,学过的教材,也同时在展区见到了它们的制造者。作家与读者的零距离对话、合影、签名,也成了文学展区的一道景观。

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丁健告诉记者,“我们在6厅主推了新老会员代表的作品,这也是我们协会将会员推向前台、推向社会的服务与提升理念。我们特别在6厅创意了《历届会员》巨幅展板,与协会简介对称于展区中央,以示荣誉和厚重,也吸引了观众目光,很多人在《历届会员》和协会简介展板下留影。”记者看到,介绍协会的那幅展板,标题并不叫“协会简介”,而是标注为醒目的“作家”。丁健说,这也是方案的创意所在。6厅位于最后一间,“作家”两字应该是最好的标签,凸显了文学展区的独立特点,同时用了抽象化的协会logo,与斜线分布的另一个展区遥相呼应。

据统筹展会全面设计与制作的张经理说,作家协会的创意非常棒,团队也很特别,大量的理念是以前没有过的。我们从来没接过,也没听说文学展,这些想法出乎意料。

本次文学作品展的设计师常先生说:“每一次的展会都是一次创作,只有深度了解作家历史及创作思想,并且理解他们创作语言的人,才可以拿出这样的创意,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辛的。”常先生说,具体设计中,我们时刻保持了与作家协会创意人最顺畅的沟通,提炼出想要表达和传达的观点,非常巧妙的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特点,连续多天的沟通都非常有序。

在6厅的核心位置,记者见到了三座独立的展柜,其中陈列着协会创立28年以来的重要文件手稿、《济宁文学》会刊、著名文学家贺词手迹,凸显了协会发展的历程感、时代感。1号独立展柜的围观者最多,4件1986年以来的《晨帆》文学油印本、2份《晨帆诗报》。这些油印文本,由成岳担任顾问,纪广洋任主编,赵苏宁、丁志、于常印、乌峰、陈军等文学青年任副主编和编辑。当年手工刻版、印刷的人,正是如今的书法名家乌峰先生。这些珍贵的实物,再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宁文学青年的青春与执著,成为观众眼中的镇馆之宝。

接下来是与6厅隔路相望的“作家小院”,稍加留意可以发现,西式开放风格的6厅与小院的关联,除了色彩高度协调的宣示与暗合,还有协会logo这一符号的直接指引。作家小院大门朝着相反的北方,但在三面外墙设置的logo与提取的红黄蓝色带,已明显将两处分离展区相连。由于风格的截然不同,倒是给了文学观众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惊喜。而小院东西两侧的偏门,悬挂了协会资深会员乌峰题写的对联以及“作家小院”匾额,成为东西方向观众的必经之地和展馆的垓心。

对于观众来说,白墙灰瓦、红灯高悬的作家小院,作为园中之园,不仅创设了视觉与内容的意外,也最大限度丰富了展馆的整体内涵,使全场展会彰显了水乳交融的中国气派、东方风格,进而凝聚和深化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氛围,谱写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开放与进步的交响。

作家小院系统呈现了协会创立、发展的历史,集中展出了知名作家、协会主要创立者、历任主席孙宜才、陈宝旗、成岳,历届副主席和秘书长王黎明、张鲁光、杜辉、盛向东、张玲、孔祥丽、李占奇等代表作家的展板和文学作品。同时陈列的孙宜才、陈宝旗书法,乌峰的中堂与对联作品,被观众盛赞为匠心独运之笔。其中穿插的青年文学采风等协会品牌活动的图片展板,也被颠覆性地用作点染和观照,突破了传统展会以图片为主要素材的构思。

据现场几名协会值班讲解人员介绍,作家小院不仅是作家和作协的小院,也是青年作家为全局创意的展会客厅与书房,意在弘扬以和为贵、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而在小院正门的对面,又有突如其来的设计打动着观众。这里是展览大厅的北墙,悬挂着巨幅的投影幕布,正在滚动播放着小观众喜爱的动漫视频。

协会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协会设计的“影视展播”空间,专门在静态的展会中,低分贝展播会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微电影、电视剧、动漫精选片段。这些作品出自济宁市艺术研究所4位女作家之手,均为国家、省市获奖作品。记者发现,字幕中有和6厅展板中相同的王梦旸、张翠兰、李桂英、王园等人的名字。她们的展板题为《女作家群》,列举了她们的影视、动漫代表作品。而展板下方,是动漫的衍生作品实物……这样的言传意会、关联和叠加主题的创意手法,在两座三地零散的文学展区,频频闪现着文学与艺术灵感的光华。

“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感念,不时在记者心目中穿过。相对于不善展演、止于张扬的文学创作群体,常给人头悬梁、锥刺股、爬格子的传统映像,能以天时地利、心手合一的精湛与秀灵,洞开了文学之于展会的概念之门,也在视觉盛宴的背后,给了我们一把试图打开文学神秘殿堂的钥匙。

①至④为期两周的展会中,6厅的文学作品吸引着各界观众满广宇摄影

⑤作家影视作品展播成岳摄影

⑥抓拍到古装小仙女畅游作家小院马宝强摄影

⑦乌峰专题展聚集的观众满广宇摄影

⑧作家小院里的展柜王兴龙摄影

⑨典雅深邃的作家小院仲琛摄影

⑩小院探幽,豁然开朗翟清宵摄影

新闻推荐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发布 济宁市入围百强榜,位列第61位

近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和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