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发布5月健康预报 市民需重点关注三种疾病
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鲁希茜
昨日上午,1岁多的果果发烧38℃以上,家长赶紧来到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经儿科医师检查后发现,患儿手、脚有泡,口腔里也出现疱疹,经血常规检查后确诊为轻型手足口病。“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已经有两三天了,只是家长不了解,没有引起重视。”医生说,3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比较轻微,多有发热,体温一般38℃左右。同时,在口腔、双手、双足、臀部出现皮疹,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进入5月份以后,手足口病疫情将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此外,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生长繁殖开始活跃,市民外出旅游、吃烧烤、举办喜庆宴请等活动增加,肠道传染病发病也将取代呼吸道传染病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主角。济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5月份做好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布鲁氏杆菌病等传染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
特征
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我国每年4至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至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至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预防
应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可以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感染性腹泻
特征
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至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传染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
预防
提倡喝开水,不吃生和半生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处理食物、饭前便后均需洗净双手;有呕吐或腹泻症状的应及时就医;病人呕吐或腹泻后,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清洗消毒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衣物等;进行上述操作的人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最后还要认真洗手;病人在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参与制作食物或照料其他婴幼儿或病人。
布鲁氏杆菌病
特征
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属于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类布病主要是由患布病的家畜如羊、牛、猪等通过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后主要有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痛、头痛、腰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合理用药,一般预后良好,不留有后遗症。
预防
检疫发现病畜、隔离病畜是控制传染源、预防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定期对圈舍、挤奶厅、产羔(犊)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对家畜流产物、吸奶器进行重点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饲养员、贩运、屠宰工、兽医、挤奶工及皮毛加工等职业人群,在工作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要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防护衣、胶靴等,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消毒,包括防护用品。严禁赤手接触家畜流产物、皮毛等;一旦出现长期发热、多汗等症状,应及时到疾控中心进行布病检测。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5月5日讯(记者唐修岳)市气象台于今日17时15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济宁市将出现...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