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数不断提升,文化气质悄然变化 书店的光将城市照亮

济宁晚报 2019-04-24 16:36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娜

如今的济宁,与书的距离有多远?书店应当是最好的观察窗口:在亚龙书城,几位老年人仔细研究着名家字帖;在悠贝亲子图书馆,十多个小宝宝俏皮地翻阅着书架上的绘本;在新华书店,一群孩子专心地听故事姐姐讲《喷火龙的故事》;在拾阅空间,几位青年正探讨着古典文学的价值;在街角阅读空间,几个创业者正在分享着智能时代的商业趋势;在理想书社,几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聆听中国历史故事;在歌德图书馆,三三两两的读者在夜灯旁静享阅读时光……

这座城市,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与书店连接着,也正是伴随着这种连接的深入,本地阅读文化消费日益繁荣,城市的文化气质悄然发生着变化。

书店,繁荣了本地文化消费

“转角遇见你,邂逅最美的书店”、“在这里,收获成长的快乐”、“在知识的海洋,近一寸有近一寸的欣喜”……近日,记者走访济宁市多家实体书店,翻看着读者写下的一页页留言,感受到书店与这座城市难以割舍的情感。

书店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从前些年经营亏损,到如今购物中心、商业地产、社区都在积极引入,实体书店正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蓬勃扩展之势。而伴随着这些变化,不少实体书店在不断尝试中实现了转型,在阵痛中完成了蜕变。“市民因书店而来,书店因市民而变。”亚龙书城负责人崔亚龙说,近年来,在网络消费的冲击下,亚龙书城重新思考发展模式,从单纯的卖书逐步转变为文化综合体,将书店打造成新的生活方式体验享受地点。

采访中记者看到,如今济宁城区不少实体书店,除了销售图书之外,还销售着饮品、花卉、玩具、杂货以及各类文创产品。在一些店内张贴着各类海报,周末亲子阅读、插花、瑜伽、绘画等活动一应俱全,围绕着“书”和“书店”将这座城市的读书人结合起来,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纽带,承载着人们尚未被计算机和购物中心替代的传统感情。“这两年,我们销售形势逐年转好,在传统图书销售的基础上,朝着文创方面不断延伸,开辟了阅读区、亲子拾光区,不仅收获了经营数据的提升,还营造了读书社群,让更多的同城人爱上了阅读。”据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宋睿介绍,传统书店转型之路也是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在产品拓展的同时,通过定期举办读书会、绘本故事会、朗诵会,增加书籍类商品附加体验,与读者拉近了距离。

正是在传统书店转型发展的带动下,本地的文化消费也日益繁荣起来。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济宁市文化消费增幅较大,高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而且伴随着书店各类附近体验的不断拓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全民阅读中,城市的阅读指数不断提升。

书店,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温暖的灯光洒落在书店的每个角落,通往屋顶的书架摆放着各类精心挑选的书籍、淡淡的咖啡味道在书间蔓延……每个周末,总有一些市民在书店的安静角落,喝上一杯咖啡、拿起一两本书,享受阅读的乐趣。

伴随着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很多闲暇时间都是在书店度过的,每周不去几趟书店,感觉日子像是缺了点什么。”市民王女士说,自去年5月份加入书社的会员以来,她成了书店的常客,不仅每周参加书店的阅读分享会,还不定期地聆听专家的讲座,感觉生活比以前充实了很多。在她的带领下,全家人每天都坚持阅读半个小时,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内很多个性书店都采用会员制,一年300多元至1200元不等,满足各类阅读群体。“开业一年多,我们吸纳了400多个会员,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在新贵和二楼的一家实体书店,老板告诉记者,不少前来逛街的市民,习惯性地去书店待上几个小时,歇脚的同时也静享读书时光。

在英萃路理想书社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阅读,同时书店内还设有各类墨西哥美食。“近年来本土书店在互联网围剿中突围,重构书店空间,融入咖啡、饮食、亲子、文体和慢生活,我们将自己定位‘生活方式提案者’,以丰富的线下体验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市民。”理想书社创始人石萍说。

书店,浓缩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想象

“如今,这些全新的书店像一个‘剑走偏锋的传统经营与文化氛围的交集’,把志同道合的人拉得更近。” 在宣阜巷经营了六七年书店的周生龙说,作为城市精神娱乐的场所,实体书店往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品质。“我们的书店不仅是开给这一代人的,也是开给下一代人的。”

2012年就开始做读书会的周生龙,早已将阅读和书店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能把这份热爱和思考注入到书店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为每一位爱书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元的选择、更舒适的空间。“六年前,我们一群爱书人就开起了济宁最早的独立书店——一家‘咖啡馆+书店’的书吧,不仅把全国的好书聚集在一起,也把一群喜欢读书的人集聚在一起,共同成长。”周生龙说。

近些年,书店作为一片公共的文化土壤,滋生了很多新的文化景象,像城区最早的女性读书会、薄荷集市、英语角、非洲鼓音乐会都是书店衍生出来的。从书的集聚到人的聚集,再到思想的集聚,浓缩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象。

当前,城区一些书店开始尝试着开发自己的APP,在触网中拓展发展机遇。同时,也朝着社交、社群方向延伸,聚集更多同频的读者,发展社群经济。“本地书店已不再是简单的媒介,通过提供实体性、体验性、精神性、综合性的消费,以营造的主题场景,提供的现场感等各种复合方式打造了一种现代时尚的新的生活方式。”崔亚龙说,为了迎合广大市民更高的文化需求,实体书店今后也将会通过门店向社区延伸、加强线上线下相融、丰富互动活动等各种方式,为市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书店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和符号。

近年来,亚龙书城等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模式,从图书大卖场向文化综合体转型。

新闻推荐

“小板凳红色宣讲团”在社区里传播好声音,任城区济阳街道 “小板凳上坐一坐,咱们聊聊新生活”

□本报记者王浩奇姜国乐本报通讯员高磊任向阳“每个街道、每个社区、每户居民,让我们大家共同努...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