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送安全体验进校园”活动启动,200余学生参与 这堂安全课,学生老师都受益

齐鲁晚报 2019-04-12 11:13 大字

学生们在讲师的指导下做心肺复苏体验。本报记者邓超摄老师们进行灭火器实操体验。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邓超)10日上午,由济宁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和应急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的“送安全体验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宁孔子国际学校举行。来自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的应急安全体验讲师,分别带领6个年级的200多位学生分组进行安全教育体验,并按照不同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体验。

活动中,讲师们详细为师生讲解了烟雾逃生常识、灭火器使用方式和自我保护的要点、结绳方法等。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举手示意参与其中,亲身尝试心肺复苏术、模拟地震体验、防踩踏体验、交通安全体验和灭火体验。

“刚才体验了拥挤踩踏的通道和交通安全体验图,通过体验防拥挤踩踏通道,让我学会了在踩踏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济宁孔子国际学校英特四年级2班学生马潇涵说,在体验交通安全的时候,他不仅意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不少自我防护知识。“以后遇到类似安全问题,会运用今天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去保护自己,也可以把技能传授给同学和朋友,让他们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国际五年级淑女班学生赵筱琳在体验完所有的项目后表示收获满满。

“这些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能很好地贴合实际,孩子们切身体会,和安全理论教育,形成了有益互补。通过安全体验,他们深刻地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英特四年级2班班主任刘芳表示,本次安全体验通过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和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老师和孩子们真正学到了急救常识和应急知识,切实提高了师生们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能力。

□现场花絮

安全体验形式多样学生化身“救护者”

本次安全体验进校园活动共设置了模拟地震体验、交通安全体验、安全隐患查找体验、火灾烟雾逃生体验、心肺复苏体验、防踩踏体验等多个体验项目。

“先拔出灭火器的保险销,左手抓住把柄,右手拿紧喷头,对准火源压下压把,然后喷出干粉。”在讲师的讲解下,老师和同学们很快掌握了灭火器使用要点,边听边跃跃欲试,纷纷接过灭火器实地操作。“如果身不由己被人群拥着前进,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同时护好双脚,以免脚趾被踩伤。”经过讲师的讲解,同学们掌握了在踩踏危险来临时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在烟雾逃生体验中,学生们在讲师的引导下,捂住口鼻,蹲下身子,有序地进入烟雾逃生帐篷,亲身体验烟雾逃生过程。而在心肺复苏体验环节,面对躺在地上的模拟真人,同学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到处都是专注的眼神和渴望亲自实践跃跃欲试的呼声。经过两个小时的安全体验,同学们基本掌握了这几项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在关键时刻,能成为一名现场救护者,挽救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本报记者邓超

新闻推荐

让患者远离“会呼吸的痛” 济宁市中医院肺病科中医精准治肺病获点赞

时以营(中)查看患者恢复情况。本报济宁4月11日讯(记者唐首政通讯员王碧辉)“在别地治了20多天没见...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