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济宁日报 2019-03-06 08:14 大字

王献忠

2019年,任城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围绕政策落实、平台建设、优化环境等方面,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强化政策宣传、推动政策落实,放大政策效力。突出抓好人才调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政策,怎样用好人才,开展人才调研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编制发布《2019年度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完善全区人才需求信息库,做好人才需求和引进的有效对接,实现精准引才。加强政策宣讲。开展“人才政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对任城人才政策“黄金十条”的宣讲。开通政策直通车,举办政策宣讲培训会,对接园区、企业、高校,分类解读、分类培训人才政策,并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人才政策,提高政策的社会知晓度,让企业和人才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精准兑现政策。区政府列支8000万元的人才专项经费,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六类人才,分类别、分层次制定不同的政策兑现办法,及时兑现到位。其中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可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首次将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纳入引才范围,并给予每月500元、连续3年的引才补贴。另外人才在科研、住房、交通等方面都享受不同程度的补助,有力促进人才政策的落实、落地,全面释放政策红利,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力。

拓展引才渠道、搭建育才平台,促进人才集聚。加快建立多渠道引才机制。鼓励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举荐引进人才。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国际知名猎头公司,提高市场化引才水平。引导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推进人才资源共享,形成引才合力。拓展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功能,从全年150场招聘会中拿出30%以上的场次用于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的招聘,逐步建成综合性招聘市场。开展“运河之都?智汇任城—名校人才直通车”招聘活动,实施“优才计划”,分行业、按类别创新方式精准招聘,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建设人才实践平台。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协作,启动实施北大光华-济宁任城“沃土计划”社会实践、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和国家级、省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为高校学生、专家学者做好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的跟踪服务。加快建设人才成长平台。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博士后工作站,通过建站争取引进任城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成长平台。鼓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区技能大赛,让高技能人才在竞争中锻炼成长。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各类创业示范平台的引领作用,提高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服务效能,联合海能电商园、商动力互联网小镇、CCI众创空间等人才创业载体,建成一体化的创业综合体,打造“双创”升级版,促进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的融合集聚,为人才发展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提供贴心服务、提高服务效能,优化人才环境。提供多层次人才服务。面向引进的包括职业技工院校在内的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以及留学回国人员,提供针对性强、多层次的贴心服务。开展“保姆式”服务。对来任城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绿色通道”和“圣地人才一卡通”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每年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次休假考察和“点单式”免费体检。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凡具有事业身份的高层次人才来任城创新创业,5年内保留其事业身份,并享受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工资晋升、职称评审等服务。提供专业化服务。畅通服务人才渠道,为高层次人才在企业注册、资金拨付、人才生活服务、健康体检、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最优惠待遇。提高服务效能。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理程序,压减办事材料、缩减办理时限。对具备条件的业务探索实行“一窗受理”“容缺办理”等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效率。

(作者系任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新闻推荐

无偿献血,一起来做“红雷锋” 第56个学雷锋日,济宁市卫生健康系统为市民送健康

市民撸起袖子献爱心。本报济宁3月5日讯(记者马云雪实习生房体朔通讯员宿卫萍杨苗苗)3月5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