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翰实业高强度钢制车轮项目5月试生产 年产300万套,为装备制造业添动能

齐鲁晚报 2019-02-20 05:32 大字

项目效果图。工人正进行基础施工。文/图本报记者邓超

占地8.4万平方米济宁最大单体厂房、年产300万套高强度钢制车轮、实现新增就业岗位800个以上……作为济宁高新区30个重点项目之一,位于高新区海川路东侧的上海绿翰实业高强度钢制车轮生产项目目前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当中,预计今年5月份即可实现试生产。绿翰高强度车轮项目主要生产车辆的钢制轮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高强度钢制车轮300万套,为企业发展及高新区装备制造业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项目全部投产后

年产值可到10个亿

“随着项目的建设,不久后像一汽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所需要的车轮毂将由这里提供。”位于高新区滨河科技园,刚刚落成不久的8.4万平方米的联合厂房内,项目部长张裕峰向记者介绍,这座济宁市最大的单体厂房就是上海绿翰实业有限公司高强度钢制车轮生产项目建设现场。

记者现场注意到,施工现场用于固定安装生产设备的设备基础已施工完毕,工人们正紧锣密鼓的为设备的安装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而在两年前,这里还只有矗立在麦田上的几根钢柱。

早在2014年,位于太白楼东路的济宁骏达车轮厂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新项目建设停止。但当时联合厂房钢构主体已完成施工,原规划职工食堂主体结构也已完成建设。2017年5月,上海绿翰实业有限公司的进驻将骏达车轮厂实现重组,公司运转进入正常,并重新启动了新项目建设。

为推进新项目进展,从项目立项之初,济宁高新区就从税收、土地、水、电、燃气等方面给予支持。绿翰高强度车轮项目的落地,也将为济宁及周边提供800-1000个就业岗位,待300万套钢制车轮全部实现投产后,每年可产生10个亿的产值。

“随着项目进展的加快,济宁骏达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老厂区将逐步停止生产,项目完工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0万套钢制车轮。“张裕峰介绍,截至目前,项目联合厂房屋面板、内外墙板已施工完成,厂区内联合厂房四周道路和各类预埋管网也已铺设完成,用于职工休息和仓储的附房也已基本建设完工。

新技术实现新动能

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能够做到让上海绿翰实业有限公司顺利将项目实现重整,与济宁骏达车轮厂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储备和知名度也分不开。济宁骏达车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早年引进了中国第一条轮辋生产线和阴极电泳涂装线,具有年产120万套钢制车轮的雄厚实力。

“我们公司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就是生产农用机械和商用车的轮毂,也就是咱们俗称的‘钢圈’。”张裕峰告诉记者,实现重组后的骏达车轮项目将建成三条轮辋线、三条轮辐线、两条涂装线及开卷、落料辅助线,其中3条轮辋线为新进设备,3条轮辐线为老厂设备搬迁。

待项目落成后,从原材料的输送加工到开卷落料再到最后的成品涂装在一条生产线即可完成,369米长的生产线将所有的工序融合到一起,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2019年上半年是项目建设的冲刺阶段,从立项之初项目部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张裕峰说,现在部分设备已进场,厂区内电施工和综合站房施工也即将完成,待完成开卷线、落料线和两条涂装线的安装、调试后,5月即可实现第一条产品线的安装、调试和试生产。

“车轮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但作为车辆配套零部件中的安全件、关键件,市场需求量巨大。“张裕峰表示,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借助“退城进园”,老项目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新厂区,采用新的工艺和高性能材料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待项目完工投入生产后,公司的车轮产业链还将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新闻推荐

济宁市民政局荣获 “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

本报记者苏茜茜日前,山东省警备区、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述职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表彰了2018年度党管武装好书记和关心国防建...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