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浓墨写出济宁文化新篇章

济南日报 2019-01-25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赵星灿

十八岁那年,张建鲁应征入伍。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张建鲁酷爱文学创作,陆续发表了一批战地诗歌和战地散文,鼓舞了战友的士气,也为自己带来了创作收获的喜悦。

退伍回济宁之后,他又创办野草文学社,创作和编发赞颂家乡、讴歌时代的优美诗章。迄今已有数千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收入国内外多部诗文选。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投身商海的远航,再展宏图时,他的诗人情怀依然没有消退,心中的文学圣火依然没有湮灭。他的诗和美文散见于《山东文学》《人民政协报》《黄河诗报》等。张建鲁的作品有着异常浓郁的乡土情结。他是从田野步入军营,又从军营转战商旅的。散文集《岁月如歌》满满记录着他如火的青春、如歌的岁月。

张建鲁说:“济宁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貌赋予我热衷文化、沉湎于文化的秉性和情怀,我在儒家文化、济宁文明的沃野厚土,走上了自己的文化之旅。从刚复员时在家乡济宁创办的野草文学社,到今年又创办的《鲁艺》文化期刊,无不浸洇着我对济宁的一片深情,无不心牵着济宁对我的抚育和影响。几十年来,我早已逾千万字的著述中,诗歌方面从早年的《济宁怀古》到近年的《济宁颂》,散文方面从《悠悠运河》到《孔府松柏》,长篇小说方面从《追寻岁月》三卷本到《嵫阳神龟》上下卷,无不是书写济宁、描绘济宁、讴歌济宁、氤氲着济宁文化风貌的篇章。”

1982年至今,张建鲁在《诗刊》《星星》《青年文学》《诗探索》《诗选刊》《山花》《山东文学》《澳华文学》《广西日报》《郑州日报》等数百家报刊,已有三千余篇首作品发表,并收入国内外多部诗文选集。其作品题材广泛,还有着浓郁的故地乡愁、人生哲理,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这些年来,不止本市、本省的文学名家们向他投来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也纷纷为张建鲁写书评。在他的一次作品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评论家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言,对他的文学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其中,著名书评家黄亚明先生所写的《书有道,茶亦有道》发表在《东方文化周刊》上,著名诗人陈大超所写的《好枣是打下来的》发表在《高中生学习》卷首语上,著名女作家王晓明所写的《生活如茶,清香淡远》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著名女作家马淑敏(铃兰)写的《山的气派,海样情怀》发表在印尼《棉兰早报》上……《语文报》还在“重量阅读”栏刊发他《追寻岁月》三部曲的推荐专题。

张建鲁担任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以来,不仅他自己笔耕不辍,他还和《星星诗刊》、澳洲作协等报刊和文学团体联合举办多次诗文大赛和文学交流。带领济宁市作家队伍稳步向前,使全市的文学创作百花齐放,蒸蒸日上。

对于今后的规划,张建鲁说,争取在文化产业和文学创作方面更上一层楼,与各位济宁籍的文朋诗友携手并进,以济宁厚重的文化作为沃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孔孟圣地、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力保“煤改电”安全用电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静通讯员胡小明)1月24日,为确保春节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保障节日期间“煤改电”村民们的安全用电,国...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