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临床医学前沿,打造全面精尖救治能力 让危重患者重燃生命曙光

济宁晚报 2019-01-14 11:3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昭晖 通讯员 胡安国 周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历经近20年发展,现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及设施齐全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之一,年收治各科危重病人4000余人。凭借着精湛全面的技术、高尖端医疗设备,许多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在这里得以康复治愈。

不同于其他传统学科,重症医学面对的几乎都是危重患者,科室医生需要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各种病人的突发情况,在医疗救治细分化、精细化的今天,既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基本功,更需走在临床医学最前沿。科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鲁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无创面罩呼吸机治疗技术的开展,先后抢救了一大批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休克患者的滴定式治疗,使危重病人的容量和心功能评估与管理实现客观化、数据化、实时化,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在重症患者中,感染发病率较高,有一定的死亡风险。为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治能力,满足复杂难治感染诊治需求,重症医学科牵头成立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MDT,从明确感染严重程度、确定感染部位入手,逐层推进,进而实现精准治疗。同时,科室还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与西医结合应用于重症疾病治疗,形成了重症胰腺炎方、重症肺炎方、中枢性高热方等成熟方剂,根据患者病情个性化配药治疗,治疗效果较传统西医治疗有着独特优势,目前已延伸到治疗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源性感染,深受患者认可和好评。

针对危重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科室在省内较早开展CRRT技术,之后又在鲁西南地区率先开展CRRT枸橼酸抗凝技术,极大延长了CRRT的滤器使用时间,降低患者费用,使患者具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同时,该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面颇有效果,不仅可以替代功能不全的脏器,还能过滤部分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阻断炎症反应链,减轻机体的并发症。而在重症超声领域,科室已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气管切开、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超声引导下动脉置管、超声引导下胸腹腔心包穿刺引流等先进技术,同时运用超声指导治疗,让一些病情的评估流程大大缩短,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因此获救的病例比比皆是。凭借在此方面的成绩,重症医学科被授予鲁西南地区“重症CRRT培训基地”和“重症超声培训基地”。

在运用精尖医疗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同时,重症医学科还着力提升患者的功能状态,改善其生存质量。据了解,ICU患者中很多人自理能力存在缺失,需长期卧床,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四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潜在并发症。为此,科室开展床上渐进坐位训练、肌肉功能训练、增加脱机训练、呼吸肌加强训练、轮椅功能训练等一系列早期重症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加快康复进程。同时,科室配备了呼吸治疗师、重症康复治疗师并引进多种早期康复设备,例如,面向坠积性肺炎、排痰不畅患者使用振动排痰机、VEST振动排痰背心,为一般状况稳定但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提供踏步训练机等,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为并发症防治和健康恢复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新闻推荐

过去的一年,许多流浪者找到了亲人 今年,继续帮滞留受助者“温暖回家”

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苏益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离乡的人儿满怀欣喜地买好了回家的车票,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回家的旅程。在...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