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之境,大家气象 李学明扇面作品展座谈会发言摘要

济南时报 2018-12-07 14:13 大字

李学明扇面作品展11月24日下午在齐香斋艺术馆(济南市马鞍山路52-2号怡文轩一楼)开幕,展出50余幅李学明先生中国画扇面精品。《清风徐来——李学明画扇》新书首发式同时举办。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对李学明的这批作品以及他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展览将持续到12月7日。

支英琦(著名美术评论家、本次座谈会主持人):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展览。今天是入冬以来济南污染最严重的一天,但是来到馆里,细细地品评过学明先生的扇面作品之后,感觉确实有一种艺术清风,带给我们一些清新的感受。

李方玉(著名画家):

学明擅长的画种比较多,版画、连环画、插图都涉猎过。吴冠中先生有一句话:“画家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学明就是这样,涉猎的范围比较宽,山水、花鸟、人物都有。他在中国画的传统当中,吸收了很多。学明的作品风格有一个演变过程,由写实变成写意,由繁而到简,而到高格调的追求,与他的修养是分不开的。

潘天寿先生有一句话说,“艺术这个东西是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强求相同……不同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成就”。国画这个行当就要追求不同,要有自己的优点,要有自己的面貌。没有自己的面貌,那不算一个成功的画家。学明已经有了自己的面貌,我认为他已经取得了成功。

王胜华(著名画家):

学明先生的创作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题材,他的选题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表现人生的两端。一端是初始阶段,一端是终点阶段。人的童年是最活跃、最生动、最有生命力的。人的老年是黄昏阶段,即将要归于平寂,归于永恒的宁静。两个极端都是最生动的,都是让人感触最深的。所以他的画容易抓人,容易感人,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特点。再一个方面,我觉得是他的技巧。学明这个人非常聪明,你看他所有作品的构图,所有作品的题材,很少见到学明重复,这是非常不得了的。他的画可以说基本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随便一张画拿出来,很难挑出毛病。

学明的画如今可以做到,无论是什么高手、大家,看到后都能点点头,都能在心里佩服一下。他现在还算是壮年时期,如果走到老年会是什么状态?咱们不妨慢慢看,我觉得不可限量,他正在向大师迈进。

王经春(著名画家):

学明的作品立意高深,有大家气象。首先,他在中国画的“经营位置”这个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构图出奇制胜,画了这么多的画,每次看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出来,这个相当了不起。可见他“仓库”里的“库存”特别的丰厚,而且“货源”源源不断。他把好多构图法则上比较忌讳的东西,变得非常神奇。这就是潘天寿先生说的在经营位置上敢于造险,也有破险的能力,能力特别强。

第二,他的人物造型妙趣横生,有味道,画人物解决造型等问题,应该说不是很难,但是能画出古意、画出意趣来,实在是太难了,必须得有高度。

第三,他作品的题材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能引起共鸣?他画的是他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所以说他很接地气,所以作品里有生命。

还有一点,学明修养很全面。学明写的很多文章,非常朴实、真切,这与他喜欢读书、与他的全面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他能达到现在的这种出类拔萃的程度。

戴梅海(济南出版社副总编辑):

学明兄画风高古,艺术追求执着,已然大师矣。权以“清风徐来”藏头。故曰:

清雅俊逸

风范独立

徐行无待

来者可期郭英培(著名画家、济南市美协副主席):

李老师那条“线”这些年对我的冲击非常大。可能各位老

师都知道,李老师在50岁之后、60岁之前完成了一次非常重大的、非常成功的变法,我认为他这个变法就集中体现在这条线上。这条线从表面看,他把书法用笔比如藏笔、收笔、提按顿挫,都一下子抹掉了,但是你完全能感觉得到。他的画让人感觉到粗、拙、雅、朴、真,触动心灵,直指人心,那种感动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李老师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我觉得他的变法是一个心法的改变,就是他的心境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一法通万法,心法通万法。

韦辛夷(著名画家、山东省美协顾问、济南市美协主席):

学明先生是我们山东美术界少有的几个已经进入全国美术视野的画家之一。这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得有一个完整的图式。第二,要有自圆其说的风格。第三,得有理论界的强力支持。第四,需要媒体的强力介入。第五个更重要,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我认为学明先生这五个层面都做得非常好。

前面说的是对学明先生人的定位,我还有几句对他的画的定位:一个是“三自一包”,一个是“三和一少”。“三自一包”,“三自”是指文化自信、文化自尊、文化自为,这些他做得非常好。“包”什么?包打天下。再说“三和一少”:天和、人和、地和,少的是市侩之气。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个成绩,因为他做到了这么几个“一点”:第一个是“让他一点”,对不对?热门东西他让开了,他把自己放在一个自己的天地里面;再一个是“再小一点”,他就按着一个题材在画,大伙儿看看这本书,小到什么程度?他连女人都不画,几乎全是老头和小孩。第三个是活得“旧一点”,旧一点是个境界,在琴棋书画、文人情趣里滋养心性。

我总感觉学明的成功不是那么简单,我以与学明同时代为荣。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山东美术界要是没有学明,会缺少一大块。

李振坤(著名画家):

学明的画,有两个字比较能概括我的体会:一个是“静”,一个是“味”。学明的画让人想到京剧,他的作品无论大与小,都像一出大戏,至少是一个折子戏。他把古人的“魂”抓住了,无论是齐白石、任伯年,包括陈老莲的东西,他都有,但是他又走了出来,形成了个人的一套东西,这很难。而且他会“做戏”,画什么其实不重要了,内容只是个载体。他画里的“静”,能把人带进去,一下想到古人。现在一个人能做到静不容易。现在我们的社会状态尤其是文化氛围比较浮躁。能静下来,能深进去,很不容易。京剧如果没有形式,不可能有京剧的经典和成就,剧中讲什么故事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它的形式美。这么多京剧,为什么就有限的几个好戏一直在唱?不是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因为它讲的故事,是因为它的形式。中国画也是这样。

刚才说了“静”,再谈谈“味”。味道很重要,但味道到底是什么?有时候在脑袋里苦苦冥想,一直在摸索。最归根结底,我想味道还是一个文化现象,是一个人的文化品位。有了这个味道,我觉得是成功的一大半。我觉得学明能走到今天,是他把握到了文化现象,把握到了文化的质量。

杨枫(著名画家、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学明先生这个展览让我看后非常激动。我们发展到今

天这个时代,“艺术”这个词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个人认为,艺术最擅长的仍然是表达情感。学明先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的一生中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况味的一种表达。学明先生的作品非常具有诗意,但它又不是诗,更像词。他的作品带有很大的回忆性成分。他的题材所表达的,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儿时的生活场景,但是给我的感觉,作品里有一股淡淡的忧愁,而不是那种阳光铺地的欢乐。而且这种时光的包浆,他表达出来了,这是发自他内心的、有别于其他人的生命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最难得的地方。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对生命体验的独特,对生活体验的独特。学明先生最能打动我的,就是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好多艺术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无论是学齐白石也好,或学更早的一些晚清文人画家也好,实际上学明先生走的还是文化那条路,他真正理解并继承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比方说,晚清的一些艺术家画的清供图,有时画一个炉子、一本书、一个芋头,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笔墨,但在当时是那一代文人真切的生活写照,也是他们的向往。当时冬天的书房没有暖气,但是那一盆炭火,那淡淡的芋头香味,既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内心的喜悦,而且有一种情趣。比如齐白石先生画的白菜和萝卜。因为在那个时代,一到冬天除了白菜萝卜,没有任何其他的蔬菜。为什么他画的白菜和萝卜那么感人?如果我们今天在画白菜的时候,就是几下笔墨,抽去了那种情感和真实的热爱,就只是个形式,不会感人。学明先生真正继承了文化内涵,所以说他的画非常感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支英琦:

讲得好,对一个画家来讲,实际上画画就是用画来说话,说的一定是自己内在的、独到的、与人不同的一些语言。你看学明兄画很多古人,他自己住在现代化的楼里边,还要搞一个最传统的大门,家里的陈设也是过去的一种陈设,有时候他是生活在一个旧时光里。所以他在画这些作品的时候,确实带着淡淡的哀愁。这个哀愁就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怅惘,或者对现在这种繁荣下带给人内在孤独的一种表达。

李兆虬(著名画家、济南市美协副主席):

人难免有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我就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过誓:我要学李学明,要赶李学明,甚至超过李学明。现在看来,这只是个幽默而已。没法再赶了,这等于让潘长江打篮球赶超姚明,办不了了。今天看了学明兄的作品,真的很服气,今天上午我也在家里画了两个小扇面,自己觉得挺好,还洋洋得意,今天到这一看,一下子一盆凉水浇下来。我对学明兄的崇拜,简直五体投地。每一个画的构图,那种神出鬼没,完全超乎想象,简直是鬼斧神工,出乎意料之外。开句玩笑,几乎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前几年有一个画派叫“新文人画派”,其实,真正的文人画是在学明兄这里。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学明兄真正地打进去以后又打出来了。都在说“打进去打出来”,进去的倒是不少,但很少能见到有打出来的。学明兄的艺术让我感到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刘光(著名书法家、山东艺术学院职业学院院长):

从学明兄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齐白石、任伯年、李可染甚至丰子恺的气息,但并不是笔墨上的临摹和照搬。他有创新,关键是从意境格调表达方面的创新。我们多少年以来把创新说烂了,什么叫创新?我认为在意境格调上的创新是最难的。仅仅从形式和笔墨上很难找到创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情趣,就是一种意境。

画家如果没有诗人的情怀,如果在画作中不能表现诗的意境,这种画家是不成熟的画家。学明兄的画表现的不过是生活中所见的寻常场景,但诗情画意扑面而来,这种才气之大,让我想起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寻李白》这首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薛伟东(著名书法家、济南市书协副主席):

刚才大家谈到了李老师画的线条,我感觉这个线条应该是书法的现象。为什么说李老师的中国画是写出来的?那就是因为他过硬的书法。这么优美的线条,这么老辣的线条,是书法在画里的体现。我看画喜欢看题款,每次看到李老师画中的题款,都感觉相得益彰,千变万化。纵观古今,所谓大家,应该是书和画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今天看李老师的画和书法,我感觉到也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宋丰光(著名画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近来学明兄新作频出,新意不断,我每次参加他的画展、看他的作品,都有很深刻的感受。学明兄画的特点,刚才一些专家有很高的评价,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意境也好,对过去的一种追思也好,我觉得都是来源于他的一种心愿。刚才辛夷兄说学明兄不画女人,其实他不光不画女人,也不画年轻人,专门画老人和小孩,小孩还是男孩居多。我感觉这跟他这两年添了两个孙子有关。画里的爷孙情感可谓情真意切。在这种儿孙绕膝的意境中,他领略了艺术的真谛,也攀升了艺术的高峰。学明兄的艺术会向更高的层次进展,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问世。

梁文博(著名画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我感觉学明兄的特点是一种回归性。改革开放40年以后重新回归传统,现在在画界似乎是一种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文化闯入以后,中国老觉得咱们自己的东西很老气,很过时,很向往西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半截子画展”、“同代人画展”等展览,在当时影响很大。一代一代过来以后,忽然发现,我们又回来了。30年前大家热衷创新,研究笔墨的还没有研究洗衣粉的多。但当初折腾创新的那拨人,大部分都回来研究传统了。很多画家慢慢在文化上深入之后,会发现当时的创新是很幼稚的。学明画的画,基本是画他的童年回忆,我们同龄人看了都感到很亲切。我小时候也种过地瓜,也扛着凳子去看电影,现在的孩子失去了我们童年的那种快乐,学明用作品为我们保留了当年那段回忆,那是文化的遗产。

刚才有几位谈到天才。我感觉,聪明和天才是两回事。聪明人可以说遍地都是,什么样的是天才?我记得我给学明写过一篇文章,谈我的观点,天才得经过四五十年的陶冶,他得有文化的积淀。有没有少年得志的天才?有,像王希孟那样的,但寥寥无几。大部分天才都需要有生活的阅历,慢慢淘出那么几个天才。我觉得学明应该算其中之一。这得益于他的生活阅历,得益于他的读书。另外,他的文章也写得好,越看越有滋味。他的画里没有什么惊涛骇浪,没有什么重大题材,像喝茶一样,越品尝越有滋味。

郝桂尧(著名评论家、新华网山东分公司总经理):

刚才很多老师说了,李老师的画特别有味道。我觉得有三种味道:一个是乡愁的味道,一个是文人的味道,还有一个是现代的味道。

可能我们这一代往上的人,生活在城市里,都有一种乡愁,都在寻找小时候那种生活,那种食物、空气、水,但是找不到,回不去了。不过一看李老师的画作,就觉得又回去了。这是一种很鲜活、很实在、很具体的东西。

第二就是文人味道,或者说文人气息。李老师的作品里,有苏东坡诗词的味道,非常超脱。古代是全社会学文人,文人学孔夫子,文人这些东西支撑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李老师的画就体现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再一个,李老师的画里也有点现代的味道。他画的东西全是古人,用的全是传统笔法,但是为什么现代人觉得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的作品让现代人感觉很熟悉,有一种共鸣。

卢洪刚(著名画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米勒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一个法国画家,他有两幅非常有名的画——《晚钟》和《拾穗者》。我想米勒和学明有共同的东西,人间最真挚那个东西,就是“寂”。寂寞是最美的,是最幸福的。我想,学明在寂寞当中找到他的创作思维了。另外就是刚才郝总讲的乡愁,我们现在绘画里头最缺的就是这个东西。假的东西太多。学明先生的画就是画了他自己,所以他信手捻来,怎么画都是他自己,浑身都是戏。这些戏是来自他从小至今的经历,来自他内心的向往。学明现在还生龙活虎地画着,好戏还在后头。

潘梦石(著名篆刻家、书法家):

现在国内很多画家也比较重视书法,但能够把书法和绘画结合好的,还并不太多。我感觉,李老师对书法的认识很深刻,而且他把对书法的理解注入到了绘画中,那种味道,那种安静,让我非常感动。李老师的绘画源于生活,他把自然的情怀注入到绘画中,把生命的延续注入到绘画中,非常令人佩服。张望(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

经常看学明兄的画,我有一个体会就是“纯粹”。当今中国画确实有很多的方式和思潮,创新和传统永远是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从五四说到现在,还是不绝于耳。这个话题为什么一直没解决?到底是创新好,还是继承好?谁也说不清楚。这就说明一个道理,艺术不应该非得怎么样。我在学明兄身上体会到一个问题——艺术要追求一种品质和高水准。品位高,就一切OK了。创新的不等于就是好,继承传统也不一定是落后,关键是你的品位是在哪个层面上。学明兄的画一看还是传统的东西,但为什么不管创新派也好,传统派也好,都喜欢他的东西?就说明他艺术的品质在这里。大家都说山东观念上有点落后,有点保守,其实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所在就是,追求高品质的画少。大家都流于一般性的表达、一般性的表述、一般性的表现,甚至还迎合了一些东西,所以在品位的追求上显得不够鲜明,不够坚决,不够果断,而并不是说我们创新不够。

另外就是学明兄作品的自然随性、自然天成的表达。为什么有些画家的画显得假模假式的?就因为他说的不是真话。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真实。其实在文人画里边假模假式的也很多,都是用原来人家说过的语言方式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我觉得学明兄在讲述方式上,完全是用那种自己经历过的、体验过的真实情感,这一点也是打动我们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山东的美术创作应该说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不管你画现代题材还是古典题材,现实主义是一个山东的一个基本面,我们往往把学明兄的画归为文人画,其实也可以归为现实主义。如果没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他的绘画就没有这么生动和感人。体验生活和对自身情感的梳理和把握,还是创作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总之,学明兄的画越来越自然和纯粹,他确实是我们山东画坛非常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也希望山东能够多出一些像学明兄这样的画家,让山东真正成为美术强省。

李庆杰(著名画家、济南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老师画的大部分作品表现的都是貌似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他是借孩子来讲最真实的人间真情。除了孩子就是老头,一帮饱经沧桑之后装糊涂的老人。他画的没有上班族,也没有官员,这意味着什么?以我的理解,他画的是不想功名利禄的一个群体。虽然画的老人多,但没有东临碣石的曹操,没有泪别虞姬的霸王,他不需要那么大的英雄气概,就是表现恬淡的耕读生活——摘个南瓜,钓个小鱼,采个莲蓬,读个书,抚个琴,看个娃……非常清雅。

我非常喜欢李老师的绘画,由此而喜欢李老师的文品和人品。大家不妨翻翻各种画册,李老师的简介是最简洁的,写文章也是最清新、最简洁的,画也是这样。一个人肚里有诗书,笔头有功夫,脑子里有修养有题材,才有源源不断的作品。李老师是我的榜样。

常朝晖(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画院青年画院院长):

学明先生是我从内心深处特别敬仰的一位先生。前段时间学明先生在广州有个展览,广州的画界朋友反馈来信息:山东竟然有画得这么好的大画家!他们感到很吃惊。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艺术资讯都比较发达,另外他们还有个岭南画派,应该说一向比较自负。这话从广东那些艺术界大佬口中说出来,我作为学明先生的晚辈和朋友,听了之后感到特别自豪。

我特别佩服李老师的一点,就是他的画不管是小品还是大画,格调都很高。在当下的绘画语境中,这是值得我们山东画家乃至于全国画家学习的一点。现在的展览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打动你的优秀作品不是太多。很多画家都有各种方法和“招”,但是这种“招”太多了,就变成了一种聪明,而缺少了绘画的格调。学明先生对我们比较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和认真反思的样本。

林兵(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我记得十几年前,中央美术学院的薛永年老师给李学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叫《恍似伯年又不同》。就是说李学明老师的笔墨语言是传统的,但他跟任伯年又有不同之处。我觉得不同之处就是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浓浓的亲情,有他自己独到的品位和语言。这么多年以来,李学明老师一直是坚守着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跟古人、跟传统“和而不同”,以不变应万变。每一次看到他的展览,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对意境的营造,笔墨的历练,情感的抒发,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呈现。

樊磊(山东省美协副秘书长、山东画院专职画家):

除了作品之外,李老师的两篇文章也很让我感动。一篇是他写的母亲的老蒲扇,另一篇就是关于红楼梦的感悟。在看李老师的作品和文章时,我感觉脑海里始终就浮现三个字——真善美。虽然真善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觉得这三个字用在他所有的作品以及文章中都是非常适合的。他的文章和他的画一样,并不用惊世骇俗的语言,如此平实,但是如此打动人,让人心头温暖。看他的作品也是这种感觉,返璞归真,达到了一个非常平和,但是让人入眼、入心的境界。

刘正君(供职于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从李老师的作品中看到了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小”。比如去年在北京清秘阁办的展览,年初在大舜美术馆办的“春天来了”,前段时间的“我从岭南走过”,以及这一次的扇面展,都是尺幅很小的精巧之作。尺幅小不代表作品小,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第二个字就是“简”。李老师的作品以简笔入画,寓繁于简,整个作品的气息格调都在这种简化之中。第三个字是“空”。空灵,空白。李老师的很多作品,包括一些大幅的作品,经常是寥寥几笔,更多的是空白之处。历史上绘画非常讲究留白,所谓“知白守黑”“虚实相生”,通过留白,反而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臧文涛(济南时报文化副刊部主任、艺周刊主编):

在我看来,学明先生是文人画当代的代表人物,他对文人画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陈师曾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我们姑且以此为准绳,衡量、观照一下当下的中国画坛,四者兼具的凤毛麟角。而这四个要素,李老师全都具备。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简而言之,李老师有两个坐标解决得比较好。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是从传统中来的,但又不是简单地照搬古人的一招一式,而是吃透传统后有所发展。无论是八大、金农还是齐白石,甚至李可染,都是李学明老师艺术土壤中的营养,但你无法说出哪一笔是谁的,都已经转化为他的独特个人风格。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另一个坐标是他的故乡情怀。李学明老师来自乡间,这本身并不特殊,来自农村的画家在中国不在少数,但能够以文化的高度观照乡间生活的并不多。学明先生的乡愁,已经不仅仅是浅层次的怀旧,这种乡愁从徒骇河旁边的一个小村庄出发,但已经超越了具体的指向,诉说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乡愁,从而具有了文化上的终极意义。

学明老师的作品是民间情怀与士子情怀的完美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文人画的表现范围,克服了文人画无病呻吟、不接地气的缺点,让文人画在当代生活中依然焕发着活力。

李学明(著名画家、山东省美协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再一次感谢诸位来参加这个小活动。这些画是近五六年来创作的一批扇面小品,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扇面作品展,出一套扇面作品集?还真是有一种情结。因为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那个时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夏天解暑驱蚊的工具就是扇子。我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手里的老蒲扇,那把老蒲扇给我太多的记忆。随着岁月流逝,反而越来越清晰。很多年前我就写了《老蒲扇》这篇文章。这次把它放到画集里,既是为了实现这个情结,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思念。

再说绘画,画到一定的程度,目的是在不断变化。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也老了,头发也白了,对绘画的认知也是在变化。目的变了以后,绘画的态度和状态也就起了变化。前几天我去看辽宁博物馆的“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还有任伯年画展。看了这么多展览,有一张画老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那就是董其昌的小手卷,大概也就一米来长,20来厘米宽。我在那里看了有大半天,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丘一壑,那种自由,那种自在,让观者看了非常舒服,相信他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时候,内心也是非常惬意的。这让我体会到了绘画的理想状态,体会到了画家最后要追求什么东西。再次谢谢各位。

齐光芹(山东省画廊协会副会长、齐香斋画廊总经理):

我是做画廊的,我就谈谈市场。虽然艺术品市场受大气候的影响比较疲软,但学明老师还是非常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比较稳定。打个比方,李老师的作品在市场上属于“蓝筹股”、“绩优股”,因为他的作品立意好,题材好,让人们感受到天伦之乐。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李老师这些扇面画给大家带来一股清风,对书画市场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感谢李老师带来这么好的作品,感谢支总主持这次座谈会,感谢各位艺术家的精彩发言。(按座谈会发言顺序排列,发言根据现场速记及录音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因篇幅有限,发言有删节,详细内容请关注ART济南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济宁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济宁市实验中学)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家长进课堂,并肩听课促成长

本报济宁12月6日讯(记者姬生辉周伟佳通讯员王宁)5日,济宁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济宁市实验中学)举办校园开放日活...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