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企深度研学
■本报记者王汝雅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其中,377个单位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6个单位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近年来,一系列关于研学实践教育文件的出台,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研学实践体验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认可。济宁市小记者团作为青少年提升综合实践素质的校外重要渠道,组织开展了“小记者名企研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走进百年老字号玉堂酱园、体验传统酿酒工艺、探秘中医药博物馆……活动致力于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小记者的全面发展。
走进家乡“中华老字号”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8月25日,济宁市小记者团“小记者名企研学”活动来到第一站——“百年老字号”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玉堂酱园是整个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已经整整三百岁了,产品作为贡品进京,得到过慈禧老佛爷的题字嘉奖……”随着讲解老师的介绍,小记者们发出了的惊讶声和感叹声,大家有的在交流讨论,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向老师讨教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参观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小记者们来到酱菜腌制晒场,看着直径一米多的数千口酱菜腌制缸密集而整齐的摆放在广场,小记者们再次感受到了震撼。
活动中,小记者们一边细心观察,一边认真做笔记,为自己的新闻稿写作积累素材。“说起玉堂酱园,我们济宁人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真正有机会走进实地寻访,看看这个“百年老字号”的生产过程,这种经历的确是难得的,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著名企业,体验到百年老字号的传统酿造工艺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开拓视野,丰富了很多课外知识。”一位陪同参观的小记者家长如是说。
传承传统文化
体验酿酒工艺
中国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并且已经融入到了寻常百姓家中。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知识,开拓视野,9月2日,济宁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走进心心酒业,了解白酒文化,体验传统酿酒工艺。小记者们参观了酿酒车间、发酵池、酒窖,认识了高粱、酒曲等酿酒材料。闻着扑鼻的酒香,孩子们第一次看到白酒的酿造过程,看到清澈的美酒流到酒桶里,虽然儿童不能喝酒,但小记者们闻着“如醉”的酒香,也都兴奋不已。特别是参观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酒窖,小记者们看到比自己还高的酒缸都感到叹为观止。
活动中,心心酒业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谈起酒厂的发展历程,以及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困难,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小记者们听的兴趣盎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钦佩于企业家们的坚韧不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立志长大要做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奋斗的人。为了调动小记者们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竞答环节:“你们知道白酒都是用什么原材料制作出来的吗?”“你们知道酿造白酒的第一档工序是什么吗?”面对一连串的提问,小记者们也是情绪高涨,对答如流。
探秘中医药博物馆
听大师讲解古法中药技艺
区别于很多走马观花式的普通参观,深入、互动、面对面交流式的研学实践体验能够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10月25日,济宁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来到他们的名企研学之旅的第三站:济宁方健广育堂制药有限公司。在这里,他们探秘中医药博物馆,听国家非遗大师张方鹏讲解古法中药技艺,了解中药文化知识。
广育堂国药高级顾问、总工程师、国家非遗传承人张方鹏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广育堂的创始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李广育,并介绍了广育堂的发展历史。小记者们带着敬畏和好奇心参观了非遗传承示范区,中医药博物馆,炮制技艺展示馆。在中药技艺展示区,小记者们还动手体验了制作药材的各种工具,并观看工作人员演示如何制作中药蜜丸。植物展厅里的各种药材更是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通过深入的参观、互动和对张方鹏老师的细致采访,小记者们第一次对中国中医药有了深刻了解,并且佩服广育堂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精神。“原来平时很多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中药来治疗疾病,我以后也想当一名中医,在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的同时,为家人带来健康。”小记者们说道。
济宁市小记者团“小记者名企研学”系列活动走进我市著名优秀企业,让小记者实地参观、体验、互动、采访,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他们增长更多见闻和知识,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积极观察生活,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并用手中的笔分享传递给更多的人。目前,该系列活动将持续进行,济宁市小记者团希望能为小记者们打造更多深度学习的机会,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更好地成长。
新闻推荐
济宁市档案馆因搬迁新馆,自2018年11月16日起闭馆,开馆时间另行通知。闭馆期间,停止档案查阅接待工作,如有特殊需求必须查阅档...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