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纪闻路
本报通讯员郭克鹏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济宁市科协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印发了《济宁市科协系统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把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引领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生力军,积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全面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技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基层科协、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农业创新成果、跨界融合成果、决策咨询成果向乡村供给,提高服务乡村基层需求的满意度。
推动科技创新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立足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借助省科协泰山科技论坛、市科协学术会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等平台优势,整合全市优质学术资源,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等专题学术研讨交流。聚焦涉农学科交叉融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工程,统筹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资源,打造政府、企业、学会联动的学会企业联合体,建设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根据农村产业特色,引导学会、农技协发挥人才、技术、平台优势对口帮扶,搭建专家与广大农民沟通的桥梁,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领军企业,加速培育农村新兴特色产业,丰富农村新业态,提高农业“新六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用好人才机制
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全市各级科协组织积极参与,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围绕种植、养殖、加工、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整合科协各渠道培训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统筹发挥科协自身优势和力量,开展科技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邀请农业专家教授、农村致富能手、农业职业经理人等走上讲台,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目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普遍培训,提升农村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以推广绿色优质、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技术为重点,加大关键时节、重要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力度。
强化科普优势
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推动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完善大联合、广协作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充分发挥好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普惠农服务站等作用,围绕科技培训、农技服务、就业指导、农村科普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基层集聚。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统筹推动全市科技馆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期间县(市、区)科普场馆全覆盖。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整合科普场馆、科普示范基地等场所资源,面向农村开放。鼓励各类机构积极参与科普资源开发,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助推科普载体发展。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开展4D科普大篷车“三下乡”等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着力行动协同
服务乡村生态振兴
加大乡村生态建设参与力度。协同农业、环保、地震、气象等方面专家学者,深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宣传普及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针对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助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村容村貌、生活方式、生态建设等,发挥科技工作者、科普阵地设施作用,倡树文明新风,丰富生态实践。
接长工作手臂
服务乡村组织振兴
打造有为有位的基层科协组织。实现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全领域突破,基本形成以县级科协为枢纽,乡镇(街道)科协为重点,村(社区)科普协会为基础,县级学会、企业(园区)科协、农技协为依托的科协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延伸科技信息化服务,探索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基层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科协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各级科协组织的第一书记履行好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职责,努力帮助帮包村强班子理路子、促发展、惠民生,推进基层组织提能升级、推动帮包村脱贫致富。组织农业专家进村技术指导,组织村民到先进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学习新技术、了解新成果,提高村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积极开展农村科普,不断提升村民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
新闻推荐
病房里,患儿家属深夜突感不适 济医附院儿科科学施救,助其转危为安
本报济宁11月11日讯(记者唐首政通讯员张勇)7日,在济医附院儿四科病房里上演了惊险的一幕,一名患儿母亲...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