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港航局船舶污染物管控求实效

济南日报 2018-08-10 09:58 大字

本报济宁讯(记者曹梦溪)为推进落实《关于船舶污染物收集、交付、接收、转运、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港航局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建立船舶防污染联合监管长效机制,提升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全程监控水平,防污工作成效显著。

实地调研,现场验证,精准施策。在印制发放船舶防污染宣传材料和知识手册的同时,于今年4月中旬安排执法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先后两次对下行船舶进行跟船航行全过程调研,对船舶污染物产生量进行数据采集,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推进船舶生活污水上岸处置工作,本着“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各海事办事处在辖区内选取至少一家港口企业作为试点,对船舶生活污水交付、接收、转运、处置工作流程进行实船操作,港口企业按照一港一策、因港施策的原则编制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方案。市地方海事局对45家港口企业的船舶污染物处置方案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现场验证工作。为巩固治理成果,市港航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分别到荣信港、鲁顺港、联合港务、顺达港等港口企业,就港口企业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方式及效用、港口企业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工作机制及开展情况、监管联单落实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

模式创新,技术改造,奋力攻坚。在部分港口企业创新模式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工作调研形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创新模式方案。一是港口企业配备流动式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车。在原有固定接收设施正常接收船舶污染物基础上,配备流动式生活污水接收车,使用流动接收车接收船舶生活污水后内部周转倾倒至港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或内部周转倾倒至港区化粪池内储存。二是船舶配备生活污水法兰盘快速接头。港口、流动接收船接收设施配备与快速接头衔接的消火栓接头与船舶排放接头对接。同时船舶、港口、流动接收船原标准排放接头、接收接头可继续使用。三是统一接收设施管系直径,有效避免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

无缝监管,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辖区内港口企业已全部按照《济宁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的要求,配备了船舶垃圾接收设施、船舶污油水接收设施及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船舶固体垃圾、油污水已实现上岸处理。依据《关于船舶污染物收集、交付、接收、转运、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各港口企业按照“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原则进行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创新模式的技术改造。截至目前,全市45家港口企业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车的配备及接收设施的技术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化粪池的建设及改、扩建工作已完成95%,8月底前全部完工。

新闻推荐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论坛举行专家齐聚,共谋产业发展之路

每天高温走1万多步,她们当好城市“双眼”03新城全民健身日共同来运动市民走进体育馆享受运动快乐04家园本...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