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理化生教研组——创新社团活动,理科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齐鲁晚报 2018-07-31 02:55 大字

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理化生教研组。本报记者周伟佳

通讯员刘明

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理化生教研组是一支高效富有活力的团队,由18位老师凝聚而成。在这个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大家庭中,充满了浓厚的教研氛围,组内老师巧妙将课本知识与改进实验、趣味实验相结合,以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理化生三科成绩连年名列前茅。

社团带动

理科不再枯燥

不少中学生害怕物理、化学、生物,认为其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在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理化生教研组的带领下,学生能边玩边把这些科目给学了。

学校把科学教育渗透进生活,组建“自制教具”物理社团、“未来实验家”化学社团、“小小植物园”生物社团。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巧妙将课本知识与改进实验、趣味实验相结合,以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师生教学相长,完成了一系列实验改进和教具创新。

15年教学路,理化生教研组组长于玉华创新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带领学生轻松学物理。“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于玉华看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第一步。他会自制教具或自购器材,给学生演示各种物理现象,增加学科趣味性,让同学们爱上物理。“理科教学以实验为主,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刚结束不久的区优质课中,组内化学青年教师张晓光通过整合自制教具“窥蜡管”、“灭烛神钩”,设计并执教了《蜡烛及其燃烧实验再探究》专题课,最终获得优异成绩。课上,学生们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张晓光说。

组内成员还善于用情景模拟把复杂、抽象物理过程形象化,和同学们一起把实验过程“演”出来。“物理对思维的要求很高,不能只是听懂,更重要的是悟懂。”于玉华说,实验是理化生学科的生命,动手制作学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真正领悟理科知识的奥秘和精髓。

集体研磨

打造高效课堂

团结是理化生教研组内的传统。长久以来,他们在诸多环节形成了固定模式。如编排试卷和作业纸,先分析学情,确定目标和方向,再筛选题目,演变整合,然后集体试做,找出问题二次修改,最后定稿,每一个环节都分工到人。

每周二是组内的集体备课时间,全体组员“齐上阵”共同开展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听课教师再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二次集备,大家将教材重点、难点集思广益讨论发言,经过“争鸣”,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优化了教学方案,减轻了教师负担。”于玉华称,思想间的相互碰撞,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师生共同进步。

此外,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组内为青年教师配制了“营养大餐”,每位青年教师都配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

“我们教研组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集体备课,共享教案,”在青年教师史小玉看来,信任和支持是她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去年入校的史小玉由于教学经验甚少,在管理学生和把握教材重难点方面疑惑重重,又不知朝哪个方向努力。物理组组长魏传良及组内多名老师从掌握课标、编写教案、听课磨课等各个环节,对她进行精心指导。“听课的老师比讲课的还要认真,这种团队氛围让我们这些新老师很快成长。”

“通过以老带新、互帮互促的形式,青年教师们得以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教学一线的‘领头羊\’。”拥有20年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史建华说。目前,该组已荣获区优秀先进教研组的光荣称号。

新闻推荐

济宁辞职市长梅永红三年后再跳槽:将离开华大基因加盟碧桂园

梅永红。视觉中国资料三年前因辞去山东济宁市长下海经商而在网上爆红的“前厅官”梅永红近日被爆出再度“跳槽”。据中国...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