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家底了!济宁市第四次经济普查将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成普查重点

济宁晚报 2018-07-26 09:35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娜

近日,继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电视会议之后,济宁市迅速召开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安排了普查各个阶段准备工作,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目前,全市第四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

第四次经济普查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次经济普查,将全面查清济宁市经济规模、结构与分布,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就、质量与优势,全面评价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五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

现阶段,济宁市全力落实普查经费,“两员”补贴限时拨付到位,对“五落实”开展专题督导,落实不力、推进较慢的将严肃追责;扎实做好部门名录资料共享,做好市编办、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各类单位名录资料的比对整理与下发,夯实单位清查的基础。同时,各相关部门分别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业务科长靠上工作,工商、税务等部门联络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全力以赴抓好单位清查,组织逐户核查,确保建成符合实际、准确完备的单位底册,及时发现问题、弥补短板。

“此次普查将全面摸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家底\’,为 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普查结果不仅决定着各地2018年的经济总量和位次,也影响着各地今后5年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的统计核算结果。”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经济普查,系统掌握济宁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准确分析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主要产品产量与服务活动,更好地服务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读一点

此次全市经济普查面临哪些新的形势与新任务?

第三次经济普查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总量越过40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465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由2013年11.7∶49.8∶38.5调整为2017年的10.7∶45.6∶43.7,产业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基于此,经济体量增大、新兴经济增多,给第四次经济普查提出了新的课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单位数量明显增多。全市普查涉及调查单位和个体户75万余户,与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80%,普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2、普查内容增加。此次国家普查方案增加了企业(单位)资产负债、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和规模以下单位经济方面的核算指标,同时山东省增加了反映“四新经济”、文化创意、体育产业、 医养健康等内容,调查指标增至1800余项,需动用一线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4万名,人员选调、业务培训和现场登记任务相当繁重;

3、普查难度增大。服务业单位数量多、变化快,城市经济特征明显,大量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分布在城市楼宇之中且变化频繁;

4、登记要求明显提高。这次普查由普查员使用PAD现场逐户对普查对象进行地理信息定位,对基本信息和经济指标进行录入与审核,由普查对象电子签名后在线上传,对普查员专业技术要求显著提高。

新闻推荐

济南市首个节能环保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本报济宁讯(记者杨兆锋通讯员马磊)近日,记者从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上获悉,《济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8-2...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