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媒体答市委书记三问:要摆脱地级市思维 要破除苏北意识
未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徐州?如何把规划的“定位”变成实际的“地位”?
市委书记周铁根说,他到徐州工作以后,经常思考这三个问题:“如何把徐州中心城市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打破跟随发展思维模式和传统路径依赖,闯出一条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路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科技变革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通过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来实现弯道超车。”
今天,站在新发展起点上的徐州,仍然绕不过这“三问”。“三问”的内涵在发生变化,“三问”的解题思路也在创新。
徐州“发展三问”,大徐今天试着作答,抛砖引玉。
1
如何把中心城市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要用交通和城市,聚发展之力
徐州作为“中心城市”,不能只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必须是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上的“中心”,力争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还需要很多努力。
以济宁为例
目前徐州尽管在指标上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还没有形成绝对的领先。
常住人口:
近五年,徐州济宁两个市差距基本稳定在40万人。
GDP:
徐州2013年高出济宁934亿元,2017年扩大到195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
徐州过去五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济宁提高了7.3个百分点。
中心城市是徐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但不是谁封出来的、更不是自己喊出来的,是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只有经济实力强了、城市能级品质高了、首位度提升了,自己才会有底气,别人才能够服气。
建设好徐州这座城,把她作为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的主要人才、总部经济集聚地。
建设“一带一路”高水平产业集聚区、经济合作高地、江苏向西开放的门户。
在徐州构建起“米字型”立体交通网络,包括航空和铁路、高速公路,赢得发展“先手棋”。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只有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才能让徐州扩大发展优势,进而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2
如何打破跟随发展思维模式和传统路径依赖,闯出新路子?
>>>>
要向三个旧观念,说再见!
要摆脱“地级市思维”。
苏州一样也是个地级市,但从其发展的思路、格局和效果来看,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地级市的范畴。
今天,在陇海线上,徐州经济总量去年仅次于郑州、西安。在淮海经济区这个1亿多人口、1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徐州是最大的、首位的城市。
“站在云端看徐州”,徐州人需要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在这样的视野上,考虑如何形成区域中心。
要破除传统的“苏北意识”。
苏北过去是“远看上海、近学苏南”的梯度发展思维。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高铁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地理格局的重塑,已经使得地理空间相对不是问题。
徐州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江苏省内,也不能一直成为苏南的“跟随者”。否则,一直承接转移产业,始终跟着别人的模式跑,如何才能成为“先行军”。
要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
老工业基地成就了过去的徐州,也支持了国家建设。
徐州现在要发展、要环保、要生态,就要提升产业结构:能转型升级的,力推;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包袱”可以变成“资源”。
在绿色发展成为主流的当下,贾汪等地的发展证明,徐州老工业基地可以实现凤凰涅槃。
3
如何通过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实现超越?
>>>>要抢抓机遇,弯道、改道超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
不少城市和地区,迎来弯道乃至改道“超车”的机遇,得以重塑竞争格局。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杭州信息经济爆发式增长,都是例证。
创新发展,徐州有基础。
要重视科教资源的“富矿”
20余所大中专院校、30余所独立科研院所,徐州的高校数量、年毕业生数量,在淮海经济区,甚至放眼全国,都是一座科教资源的“富矿”。
要持续发展创新平台
一城(江苏淮海科技城)、一谷(徐州科技创新谷)、一院(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区(潘安湖科教创新区)新兴产业,要在徐州跑得更快。
以徐工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鑫华集成电路用多晶硅、恩华创新药物等为代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在徐州不断加速发展。
创新科技、新兴产业出现在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要抢抓机遇,让更多新兴产业在徐州成长为参天大树。
原题为:《“大淮海”- 徐州,“长三角”- 上海:能否画上等号?》
文字:单亮
编辑:文佳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7月5日讯(记者孟杰)因济宁西浦路崇文大道至临荷路段改建工程,目前已对西浦路崇文大道至S319路口段进行全封...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