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大哥大”成为见证历史“老物件” 十余次搬家仍完好,只为留存“旧时光”

济宁晚报 2018-07-04 01:10 大字

本报记者赵豫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一代人“向往的生活”,在那个科技欠发达,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的年代,分隔两地意味着久不谋面,一封家书已是奢侈的念想。改革开放以后,通信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鸿雁传书到电话传情,再到如今的触屏时代,“即使相隔万里,也能近在眼前”成为了现实。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徐东云家花费一万多元购买了第一代“大哥大”,它成为了徐东云与丈夫两地沟通,互诉情感的重要媒介。如今,近30年过去,这台“大哥大”依然被徐东云细心保存,用以纪念流逝的岁月。

花“巨款”购置“大哥大”,为家人感情沟通

1980年,29岁的徐东云与丈夫组建了家庭,结婚38年,徐阿姨感触最深的就是与丈夫多年的两地分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徐阿姨的丈夫从部队转业到了鲁抗,随后二人相识相恋。那个时候,丈夫每月的工资只有28.5元,婚后,二人居住在一间8平米的宿舍里,所有的家具只有一张写字台和一张床。“当时的生活不比现在,家具也很简单。记得结婚的时候还是通过我哥哥买到的木材,打了一张写字台,一张床,这就是我们的家当。另外,还有一个蜂窝煤炉子,放在走廊做饭用。”徐阿姨的丈夫赵树奎回忆,那时的生活比较困难,条件艰苦。1985年,因为工作调动,徐阿姨的丈夫离开济宁到了济南,夫妻俩也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孩子才三岁,还有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徐阿姨的日子过得十分不易。丈夫的工作需要四处奔波,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一家人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1987年,为了方便与外地的丈夫联系,徐阿姨家安装了电话,她清楚地记得,这部电话花费了2700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八十年代大家的月工资还不到百元,当时电话属于‘紧俏商品\’,整个家属院只有我们家一部电话。”徐阿姨告诉记者,家中安装了电话,为了方便外地的丈夫拨打,1990年,家里又购置了一台“大哥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代移动电话出现,被称为“大哥大”,它不仅价格昂贵,购买也非易事。据徐阿姨介绍,当时“大哥大”都有购买指标,有了指标还要用美元到北京华侨商场才能买到。徐阿姨家购买的是摩托罗拉第一代“大哥大”,价格超过万元。那个年代电话很少,“大哥大”就更稀罕了。“当时座机费很贵,一个月198元,比我的工资都要高。电话费也不便宜,每个月要二三十块,所以平时打电话我们都是三句话缩成一句话讲,简要表达。”徐阿姨说。

历经28年岁月 十多次搬迁 见证生活变化

在徐阿姨的记忆中,这台“大哥大”丈夫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后来移动电话慢慢更新换代,笨重的“大哥大”逐渐被淘汰,小巧精致的手机开始普及。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手机是其与家联系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徐阿姨丈夫的“生活必需品”,平均一两年就要换一部,至今已更换过二十多部。虽然用以联系的手机不断在换,但最初的这台“大哥大”却被徐阿姨特意留了下来,对徐阿姨来说,这台“大哥大”陪伴了她最艰难的日子,是对过去的纪念。

因为家庭的特殊性,徐阿姨共搬了16次家。年轻时,徐阿姨的单位提供住房,随着工作的变化以及单位需要,到45岁内退前,徐阿姨跟随单位搬了6次。退休后,徐阿姨一心支持丈夫工作,全心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当时我从财神阁买了两套房子,一套住宅,一套门面用来开了发廊。三年以后,儿子考大学,我去北京陪读了半年,儿子高考结束后,我们在北京买了房,在那住了14年。”徐阿姨说,这台“大哥大”虽然已被淘汰,但她从未想过丢弃,就这样跟随自己北上,再落叶归根。三年前,考虑到儿子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徐阿姨和丈夫回到了济宁。除了“大哥大”,徐阿姨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杆老秤,她告诉记者,这杆秤在她结婚时婆婆就已经在用,至少有50年的历史,婆婆去世多年,这杆秤她也留了下来,是个念想。

出生在50年代,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徐东云和丈夫赵树奎十分感慨。从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外形精美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40年来,通讯工具变化飞速,赵树奎有着切身体会。“现在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不能不带手机,买早餐、坐出租都可以手机支付,社会发展太快了。”赵树奎说,经历过吃饭困难的年代,到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40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

徐东云和她的“大哥大”

一杆秤

新闻推荐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五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挂牌出...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