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梦想 新面貌

济南日报 2018-07-02 09:36 大字

■本报记者刘利民周慧迪

日新月异学校和雅向上

前不久,济宁市第八中学接到一则电话,电话中叙述了该校一名同学热心帮助残疾人士的详细过程,乘客被她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便将事情经过告诉学校,希望找到这名做好事不留名的女生。经过认真了解,这个同学叫陈思擎,是八中初一四班学生。这件事情虽然不大,但热心帮人的精神却难得可贵。

济宁市第八中学,还是那个济宁市第八中学;济宁市第八中学,却不是原来的济宁市第八中学。自2018年3月开学伊始,人们慢慢地发现,这个传统老校,悄悄地变了——

学校的环境变了。青翠欲滴的蔷薇,灿若云霞的枫树,装点着这个快乐的校园,用满身的生机,给师生们带来新奇的感动。

校园的形象变了。创建校园儒家文化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激励着学子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发愤图强,成为新一代有志青年;治校方略墙,引领师生牢记校训,和谐向上;学生作品展示墙,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校园干净整洁,部分教学设施更新了。

师生的行为变了。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多了,培训学习就是奖励,谈心交心就是动力,老师们的干劲更足了,以校为家,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时时有教研,处处有辅导,课程丰富了,安全课不再是单调的说教,而是将“如何做一名文明中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礼仪”、“文明出行”、“消防演练”、“防溺水我先行”、“安全用电”、“拒绝校园暴力”、“拒绝毒品”、“拒绝垃圾食品”融入其中,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阅读、品行纳入学生期末成绩评价,学生的行为更加文明了,学生的成绩更优秀了,操场上龙腾虎跃,校园笑声荡漾,灵动的课堂师生互动更和美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构成了校园亮丽的风景。

单调的学习生活融入了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爱党、爱国教育为重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创建校园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并促进了学风建设。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团”,到越河街道穆斯林养老院开展志愿活动,上街打扫卫生;4月新团员、部分学生会成员组成的“育德社团”来到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开展“与信仰对话——我的中国梦”祭扫烈士墓活动;“环保小卫士社团”参观污水处理厂,“科技社团”参观科技馆,5月“爱农社团”走向农村田野……

校长也变了。原十五中业务副校长孙振,来济宁市第八中学担任校长。随之而来的,新的治校理念,新的管理方式,新的发展定位,新的梦想追求,也让济宁市第八中学,无论从外部形象,还是从精气神,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从教育质量,都让人耳目一新。

——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打量新的济宁市第八中学。

先进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而又热爱读书的八中校长孙振,深谙中国最古老的教育智慧——世界上惟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文化传统悠久,教育底蕴深厚的八中,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步入全市前列,必须在传承中思变、求变、敢变。

济宁市第八中学座落于古运河畔,1901年建校,历经百年沧桑,底蕴深厚,传统优良。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66人。如何领好队伍,办好学校,是孙振校长日思夜想的问题。

济宁市第八中学的嬗变,起于思想的求变。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立即着手顶层设计,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文化建设的高度,规划学校的未来。

形象儒雅的孙振校长,在工作中其实是一位“拼命三郎”。追求大事做细,小事做精。上任伊始,早来晚走,下午放学最后走和当天值班领导一起检查校园安全,早晨在师生到校之前已将本天的工作梳理好,学习老校长的治校优点,走进办公室、教室,深入师生之中充分调研,寻求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确立最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定位。在充分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校将这样定位——

办学宗旨:不求人人成才,但求生生成人;育人目标:小班额,精品化,高素质;育人理念:以人为本、修德博学、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文化理念:追求和雅向上;学校校训:和雅尚德,和教共济,和学致远;学校校风:内外兼修,和谐发展;学校教风:求实尽责,和研创新;学校学风:励志勤学,和乐立行。

在育人策略上,也紧紧围绕着党的教育方针,注入时代活水,注重素质教育,在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上用力。一是构建和美课堂,让学生享受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研学旅行、文体活动、对外交流;三是留足自习,让学生享受自由空间;四是实行小组合作,分层辅导,领导包学科,教师分层包干辅导,让学生吃饱吃好;五是加强社团建设,让学生展示个性;六是凸显教育效果,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人文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人文管理护佑师生成长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对此,孙振校长心有戚戚焉。

在济宁市第八中学的管理体系中,“和”不但是精彩的主题,还是一种动人的景观。在八中,制度已不是冰冷的、单一的约束条例,而成为有温度、有色彩的行为指南,促进和谐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形成。

比如,学校实施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通过对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教研、教学,进而促成了合作文化的形成。教室内,《中小学生守则》、《济宁市第八中学一日常规》、《温馨提示》等增加了温馨提示;办公室内,《备课组制度》添加了“爱学习,也爱健康”等警语。

学校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通过学习研讨、教师论坛、专题讲座、外出培训、岗位锻炼的人本化管理,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通过开展“有效教学”、“学案导学”、“随堂赛课”等活动,引导教师研究反思、自我教育,实现全面并可持续的发展。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策略,严格督察,精心指导,抓铁有痕,抓细有力。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落实抓规范、抓课堂、抓研究、抓评价的“四抓”措施,着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还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建立了长效教师队伍成长、激励机制,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带动工程”、“名师辐射工程”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有团结向上的管理队伍,他们中有省优秀实验教师、杏坛名师、市优秀老师、市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区人大代表,省教学能手;有一支研究型、学术型的名师团队136人,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5%;中、高级教师占一线教师总数的50%以上;省级、市级、区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和省基本功比赛获奖者占教师总人数的71.2%;市优秀教师、杏坛名师、运河英才、运河名师、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9%。人人承担实验课题,国家、省、市、区实验课80余项,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

学校提出了“生本和谐”的教学基本目标;追求通过教学过程的“生本和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和谐发展。教学管理进一步由制度化、精细化、系统化向人本化、人文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定期邀请家长进课堂征集建议,推进学校的整体改革。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明显。十几位老师在市区级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制度建设在济宁市第八中学涉及面广,条目细致入微,在每一个细节中寻找制度的切入点,让每一条制度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让它们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春风化雨般注入教师的心田。

优异成绩谱写教育新篇

先进的理念,引领着新的征程;勤勉的探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效显著。一批“师德高、理念新、专业强、素质高”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一大批年青教师在以老带新的课改实践中茁壮成长。

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展现。在学校先进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生个性特长大大增强,有160余人次在省市区各类比赛、征文等活动中获奖。

教学质量位居前列。今年中考,高分段人数取得新的突破,其中周雅萱、赵慧玉同学名列城区前茅;中考裸分成绩再创学校历史新高,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指标均居全市初级中学前茅,近几年,由八中走出的学生有3位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成为学生向往、家长信任的品牌学校。济宁市第八中学先后获得山东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文明单位、济宁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济宁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济宁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实验教学示范校、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化学校、济宁市科普示范校、济宁市教学示范校、济宁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为把八中建成一流的规范化名校,加大投入建立南校区,2018年秋南校区将投入使用,崭新的操场、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音美活动室、史地生教室等功能室齐备,班班拥有先进的一体机,学校建立空中课堂、实行两校区统一步调、随时网上教研,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济宁市第八中学和谐发展纪实

即将投入使用的济宁八中南校区

新闻推荐

统筹做好文秘档案管理工作

尹辉严格意义上来讲,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完成了公文处理程序。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区别,又相辅相...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