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再提速”

济宁晚报 2018-06-14 11:58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娜 通讯员 张政

目前来看,济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指标数据领跑全省,但是横向比较济宁市还存在短板,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新增单位偏少、总量规模偏小、人才缺乏、创新不足。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促进济宁市服务业持续平稳发展,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培育市场主体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扩量做大 培育壮大服务业中小企业

“发展服务业需要大企业,也需要一批能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济宁市在推动大企业不断创新的同时,进一步简化新企业注册程序,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针对当前济宁市个体经济发展特点,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围绕重点行业培育好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做好中小企业梯队培育,研究出台相应登记管理办法,引导条件具备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为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中型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有发展潜力的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发展,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

此外,针对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内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建议,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降低银行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依托优势 突出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

近年来济宁市一直立足区位、自然、文化和生态优势,突出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一方面,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生态优势,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旅游经济。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加快推进服务业园区建设,抓好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九大服务业产业建设,形成特色明显、基础雄厚、发展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集聚发展态势。

同时,面对当前老龄化趋势,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建议,济宁市应创新发展健康养老产业。“重点围绕健康食品药品、健康服务、休闲养老三大领域积极推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效有序的现代养老产业。”该负责人说。

构筑发展高地 实施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

“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环境污染少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济宁区域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把发展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服务业企业壮大的一项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接下来,济宁市应将集聚区建设与重大工程项目一体规划、同步推进。”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加快转移和服务业外包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引进先进企业和新兴业态,提升集聚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把项目招商和产业招商作为集聚资源的重要手段,重点引进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瞄准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切实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企业。

新闻推荐

济宁市市区国税局 税收政策有引领 推动“筑巢引新凤”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李鸣黄经纾)济宁市市区国税局把服务新旧动能转化作为服务大局的主要抓手,主动对接企业涉税需求,找准服务企...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