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玻尿酸让女孩“微整”变“危整” 非法医疗美容机构藏身居民楼擅自营业,被依法取缔
执法人员现场发现大量医疗设备器械及药品本报济宁5月31日讯(记者李锡巍)随着美容技术快速发展,一些受利益驱使的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也层出不穷,这让不少爱美人士掉入了“陷阱”。家住山东青岛市的女孩欣欣(化名)因轻信微信朋友圈发布的美容整形广告,找“美容师”让自己变得更漂亮,但手术过后却让她险些失明。
25岁的欣欣通过微信认识了在济宁从事“微整形美容”的朋友陈某某(化名),之后她朋友圈里就经常会出现一些拥有甜美笑容、天使般面孔的照片或视频。当听闺蜜说想做假体隆鼻和面部提升手术,欣欣想起了微信里的陈某某。多次与其交流沟通后觉着还挺“靠谱”,价格也实惠,俩人便于3月25来到济宁市鲁商南池公馆陈某某的“微整形工作室”。
在等候闺蜜手术期间,欣欣提出想做个玻尿酸额头填充术的想法,随后陈某某的妻子周某某(化名)把她带入另一个房间开始手术,共花费3500元。术后不久,欣欣开始感觉眼睛疼痛、有压迫感。陈某某和妻子则安慰她是“正常状况”,在她眼睛出现变色充血时也只是给打了一针溶解酶。回家后,欣欣的情况更是逐渐严重起来,出现呕吐、头痛、额头没有知觉等不适,与店家讨要说法也无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赶紧来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为眼部、头部静脉血管栓塞,需住院治疗。
4月2日,欣欣来到济宁市卫生监督部门反映情况。接到举报,任城区卫生监督所联合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辛庄派出所等立即展开行动,对该场所进行了监督检查。联合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大量医疗设备及药品,且当事人未能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营业执照。
通过详细询问当事人陈某某,执法人员还发现,陈某某与其妻子均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据其自述,他们只在韩国和国内的“微整容”培训班中学了几天便开始执业。经依法查明,陈某某夫妻二人存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行为,共处以43000元罚款,并没收药品、器械。截至目前,该非法窝点已取缔,案件已结案。
□延伸阅读
警惕美容整形陷阱爱美人士需擦亮眼
“现在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选择注射玻尿酸、隆鼻、隆胸、割双眼皮等微整形来提升自己的形象,部分人为了追求低价、快速,会光顾一些美容院、小工作室等安全性较低的非正规场所,却忽视了效果。”济宁市任城区卫生监督所法制稽查科科长邓丹说,一些没有资质的人员和机构受暴利驱使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极易发生各种医疗事故。
邓丹介绍,非法医疗美容场所经营场所隐蔽、设施简陋。多位于商业区的写字楼或公寓楼内,少数存在于居民住宅小区,且都是打着生活美容的旗号开展医疗美容,通过朋友圈和微信推广、宣传。根据以往查处的案件来看,这些非法机构往往宣称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其实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甚至为了哄骗消费者还会准备一些相关“资质证书”、“执业证书”等。此外,很多此类机构的手术室以及消毒设施和抢救药品都不合格,一旦出事,当事人就会一跑了之或者不积极配合,调查取证非常困难。
“医疗美容是医疗行为,除了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重拳出击整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规范医疗美容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也需要群众自身增强安全就医意识、警惕美容陷阱。”邓丹提醒,爱美应该以安全、健康为前提,整形美容要理性与慎重。不要贪图便宜,更不要轻易听信朋友圈的推广和宣传。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并且要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书,保留好票据等相关资料,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不受损害。同时,希望广大市民若发现类似的无证工作室,积极主动向卫生部门举报。
本报记者李锡巍
新闻推荐
济宁市旅游发展委机关党支部党建引航放管服 释放旅游发展新动能
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市旅游发展委机关党支部坚持党建引航,积极开展“强落实、强服务、强效能”聚力放管服改革专项行动,通过...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