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科苑校区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齐鲁晚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二年级孩子正在诵读《传统文化》。本报记者孟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早晨8点,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的晨读课刚开始,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里就传来了《三字经》的诵读声。按时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了科苑校区学生们每天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小就广读博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历来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开设诵读课系列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天诵读半小时

国学经典记心中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朗朗的诵读声回响在济宁学院附小科苑校区二年级的晨读课堂上。学生们人人手拿一本《弟子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朗读。每天按时诵读至少半个小时,有的学生都可以合上书本,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整地将释义背出。

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在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已经形成规模,并初见成效。每天的20分钟晨读,每周一次的大阅读课,还有不定期举办的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都让诵读国学经典在科苑校区的校园里蔚然成风。

“我们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读本课程,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让全体学生在吟诵国学经典中,深刻体会中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副校长李艳敏介绍,一二年级,学生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为主,而高年级的同学则会推荐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经典读本,每学期学校还会不定期分年级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故事大王”等比赛活动,调动同学们学习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李艳敏称,所谓“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习文练字成习惯

静心感受经典

读写结合,让经典深入学生心灵深处。5月初学校举行的“校园书写大赛”又将国学经典的学习带入了一个小高潮。在大赛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国学经典书法作品一一进行展示,在展示中,不仅欣赏了其他同学的书法作品,还在书写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国学书本进行了复习和再感悟。

除了开展“诵、读、吟”等活动,“写”也是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国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孩子们跟着书法老师,进行经典文化的书法练习。每天中午上课之前,学校安排10分钟的书写时间,让孩子养成每天书写的好习惯,使经典文化在书写中得以延伸,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着经典文化的熏陶。

“写”除了体现在摘抄国学经典句子,还体现在学生们每完成一本经典读本后书写的阅读总结。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完一本国学经典读本后,都会制作一个“阅读卡片”,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阅读总结和感悟,以便在国学经典阅读课上同老师和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

为了提升老师们的国学素养,除了规定的阅读课程外,老师们每学期都会定期举办诵读交流活动,并外出参加“国学导师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学校开展的“与校长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老师们平均每学期都会读2本以上由郝敬艳校长推荐的经典书籍。并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成长”的阅读沙龙活动,活动中老师们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交流分享。

“在吟诵中浸润,在书写中延伸”,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新闻推荐

济宁经开区 环境卫生治理发起强攻 向“顽症”和 “陋习”宣战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孙敬)济宁经开区全区动员、全民参与,重拳出击集中整治“脏、乱、差”,确保在短期内全区城乡面貌有大改观、...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