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振兴的“兖州探索”
■本报通讯员张美荣张树锋徐鹏
四月的兖州,满眼葱绿。田野里,小麦已进入孕穗期。智能灌溉、“无人机”防控、物联网监测……春深农忙时节,兖州大地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兖州区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玉米产量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传统农业高水平”是显著特点。这得益于全区农田灌溉条件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得益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特别是优良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我们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科技能力和智能化农业为重点,着力突破传统农业思维,把兖州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农民富裕。”兖州区农业局副局长武同华说。
“物联网+农业”开启智能化模式
4月19日,新兖镇大南铺村的种粮大户陈继军的麦地里,正在浇“孕穗水”。条条喷雾自动旋转,滋润着麦田。“用了智能喷灌技术,阀门一开自动浇地,浇水很省事。”陈继军笑呵呵地说。
不仅如此,地头上建设的农业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田间小气候设备和作物感知设备,安装虫情测报灯和孢子捕捉仪等,可实现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的采集、作物田间长势的实时监控,以及预测预报田间病虫害等,从而实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精准化、配方施肥精细化、科学灌溉节约化。
兖州区农科所长王西芝说,像这样的系统全区安装了6套,分别安装在不同地块、不同类型的区域内,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构建基于物联网和云构架的粮食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物联网+农业”技术系统,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精准化。
“农机农艺融合”开启标准化模式
“前面这片麦田全部由我们合作社托管,大约有980多亩,目前长势比较好,预计今年产量每亩至少能在1100斤以上。” 4月23日,兖州区小孟镇沙窝村惠农合作社社长仇汉华向笔者介绍,地里明显宽出“常规”的畦子,采用的是小麦“双宽”种植技术。
区农技站长王燕介绍,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该区主推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针对传统的播种方式田间畦埂占地面积大、漏光多、缺苗断垄等实际问题,兖州区农业专家联合省里专家教授,摸索出了这项适宜本地应用的增产技术。“双宽”即改畦宽2m为2.7m,改苗带3至5㎝为8至10㎝,改后每畦8行为9行;在此基础上,玉米改人工套种为机械单粒精播,改每畦种3行为4行,改大小行种植为等行距种植。
在沙窝村的地头上,竖着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高产稳产示范区的牌子,而这样的示范区,在全区7个乡镇都有。区农技站长王燕介绍,该区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通过综合运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等7项集成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构建优势群体,实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标。目前,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增产模式推广面积达到90%以上,更新小麦宽幅播种机械410台,玉米单粒精播机械360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80%。
“订单生产”开启品牌化模式
今年,兖州红地种业在新驿镇皇林村种植了2000亩的优质麦“红地95”。“这个品种白度高、面筋度高,可以做高档面粉、水饺粉,我们与村民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从地头上收购,比市场价高出1毛钱左右。”红地种业公司经理宁洪娣说。
“兖州农业生产正在从追求粮食连续增产向提高粮食产能、粮食品质上转变,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产\’得出,‘供\’得上。”区农业局副局长武同华介绍,兖州鼓励订单主体单位,坚持品牌战略和创新驱动,把农业规模化经营成果与市场挂钩,加大订单农业的比例,减少种粮大户销售粮食的盲目性,逐渐形成全区优质粮食品牌效应。
为此,兖州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以扩大粮食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实行优质种子繁育和强筋小麦品种改良,全区30万亩耕地,依托三家种子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村)+农户”育繁产销融合模式,建立15万亩种子繁育基地,发展订单,销售优质良种;在漕河、小孟、新驿等镇,建设1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进行品种更新、技术改善,依托兖州良好的自然条件,改善小麦品质,打造品牌,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区种植业“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43个,元宝面粉等品牌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日益扩大。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5月3日讯(记者孔茜通讯员孔令帅)近日,济宁高新区地税分局联合高新区科技与知识产权局,举办新旧动能转换暨高企政策培训会,为辖区内近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税收...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