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碳素集团 深掘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济宁日报 2018-04-07 08:54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1987年初,济宁碳素集团在素有“济宁南大门”之称的许庄乡诞生,历经30余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完成了从一个5千吨级的铝用阳极糊乡办小厂,跃升为国家有色金属铝碳行业标杆旗帜的完美蜕变。

如今的济宁碳素集团已成为拥有50万吨级铝用阳极、60万吨级煤化及精细化工两大主导产品,涉足冶金、化工、地产、金融等八大行业,旗下13家参控股公司、四大产业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专业巨人化、产业集群化、生产园区化、品牌国际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新旧动能转换重中之重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借新旧动能转换之动力,完成好预焙阳极和煤焦油加工两项主导传统产业的升级与产品的更新换代,保持在业内的先进性,做好领头羊的作用。”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济宁碳素集团总工程师闫桂林如是说。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延伸产业链

“我们的预焙阳极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是一流的,但面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而言,我们还要做出更多的创新。”通过闫桂林介绍,记者得知,目前济宁碳素集团是国内最高品质阳极生产商之一,有运作成熟的国内外两个联动市场优势,拥有本产品的国家驰名商标,拥有本产品和行业的40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拥有阳极生产28项专利技术等多项优势。因此,企业将以“两低一高”碳阳极、惰性阳极为突破口,在延长使用时间、减少碳耗等方面大力寻求突破的同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业界一流”“生产智能化”为目标,加大自动化、智能化及其大数据方向的研发,打造行业一流的智能化碳阳极生产基地。

“下一步,企业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统领,以科能和‘两室一所\’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投入,夯实科技研发平台,无论从人才、装备、专利,还是成果孵化、项目转化,决意领先于业内,成为行业研发前沿,使企业真正从‘制造\’变为‘智造\’,从‘劳动型\’走向‘智能型\’。”采访时,闫桂林表示。

以提高附加值为目标

加快产品升级

“煤焦油加工是我们企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采访时,闫桂林告诉记者,虽然济宁碳素集团的煤焦油加工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但目前来看企业在此类产品方面仍具有较强优势。一是产业集中度高,产业产品链拉得比较长,是国内最佳的产业链之一;二是产品就地转换率高,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或国际国内领先的多。

“所以,根据优势特点,我们将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优、产品能耗低。”采访时,闫桂林告诉记者,就该项产业企业已经有了清晰的发展目标。一是进一步加大煤焦油加工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以目前50万吨/年的煤焦油加工能力为例,将50%的煤沥青转入阳极生产和炭黑生产、100%的工业萘就地转换成苯酐产品、10%软化沥青转入新型碳材料领域、100%的蒽油转入粗蒽产品的生产、50%的洗油去制取喹啉和FM水溶性扩散剂,同时,50%的苯酐转入环保增塑剂的生产,使初级煤焦油加工产品由过去的40%上升到70%以上,使产品结构进入高端序列。

同时,持续加快煤系沥青基通用碳纤维(国内空白)、煤系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国际领先)、环保型增塑剂(国际领先)、FM水溶性扩散剂(国内先进)等多个产品生产的新技术开发,尽快实现煤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打造人才高地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关键。目前,济宁碳素集团拥有各类人才550余人,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三化”人才梯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闫桂林表示,当前全球、全国产业正在重新布局,人才竞争特别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济宁碳素集团将以打通人才晋升通道为抓手,以人才济济为目标,完善选人、用人、留人体制机制,持续健全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用好人才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员工文化、专业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统管结合的人才梯队。

“在提高人才建设的同时,企业还将继续实施人才强企计划,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管理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企业健康持续转型跨越发展。”采访时,闫桂林如是说。

新闻推荐

市商务局 立足商务实际 做好结合文章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市商务局高质高效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全面改进思维、改进方式、改进作风,开创全市商务工作发展新局面。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把招大...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