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富了,原来的“大事”变小事

大众日报 2018-04-04 11:18 大字

□本报记者赵德鑫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曹珂

“我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坑塘,怎么利用好这片坑塘,成为我着手的第一项工作,可没想到,这第一件事情就犯了难。”3月31日,站在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北王三村内环保秸秆气化池旁,北王三村党支部书记姜广沛回忆起来仍然觉得遗憾。

2005年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姜广沛对着这片坑塘有着自己的打算。他通过考察了解到,周边县区有的村庄利用坑塘建设气化池,建好之后不仅能让无用的秸秆变成液化气,还通过统一供气让村民告别烟囱与柴火。

打定主意的姜广沛召集了村里的党员与村民代表一起开会,当村民们提出要去看看时,他二话不说租了几辆中巴车,与数十位村民一起到兖州区实地考察。可到最后决定的时候,村民们还是因为资金来源、安全风险、配套设施等问题提出了意见,整件事儿最后不了了之。新官上任三把火,姜广沛的第一把火就这样悄悄地熄灭了。

“后来想了想,村民们的担心并非简单的反对。”姜广沛意识到,投资140万元建设这个气化池,对于村集体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万一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北王三村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更何况,用起来气化池,需要挖出下水道铺好管道,可当时有些负债的村里连路都只修了一半,更别谈进行气化池与下水道这件大工程。

想明白的姜广沛又开始烧起了上任的第二把火。村里修路,村集体的钱不够找施工队的,姜广沛和村民们就用煤矸石把村里剩下的路一点点铺平,还修出了村里的下水道;几十年来北王三村的土地都没有再次调整,经过统一调配之后,每一家村民都有了自己的田地;村内建起了养老院,老人住进养老院,不需要交纳费用。一件件的实事做在村民眼里,暖在群众心头。

姜广沛的第三把火烧热了村民们的心。依托济宁济三煤矿和济三电厂,由姜广沛带头,通过村集体和村民投资入股的形式,建起了一座煤矸石环砖厂,生产节能环保砖,既有效利用了工业废品,又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当时村里要集资建厂,大喇叭一喊,全村1300多名村民里有1100多人集资入股。投资580万元的煤矸石场,一年就挣了300多万元,当时集资的村民不仅回了本,现在每年都能够拿到分红。”村会计姜现东告诉记者,现在厂里共有70多名工人,都是北王村的村民,他们不出村,一个月就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为了帮扶村里的贫困户与残疾人,厂里还专门拿出了保安、保洁等较轻松的岗位让他们来上班,每个月都有了稳定的收入。

人气聚、泰山移。六年之后的2011年,当换届之后再次当选村党支书的姜广沛将完善好的气化池建设方案再次提出时,得到了村民一致的赞成。气化池建成之后,村民们拿着秸秆、玉米芯、柴草等生活垃圾到气化站,就能换成液化气,一斤二两秸秆能换来一方液化气。用村民刘宪翠的话来说,“以前村里300根烟囱,不如现在一根环保大烟囱。”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太白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田根来告诉记者,乡村振兴需要推进组织振兴。一个村子好不好,村民们富不富,需要的是强班子、硬队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集体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就更能干事,更敢干事。原来的‘大事\’也变成现在的小事。”村党支部委员张成畅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大健身广场,配备了户外全彩LED显示屏。每到春节与中秋,村里困难的家庭还能收到20斤食用油。

“去年,我们村里的厂子换了环保型的机器。虽然投资数百万元,但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升级,成本也有所下降。过段时间开工之后,用不了8个月的时间,改造的成本就能全部挣回来。”说起今年的发展,姜广沛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手术室有了“儿童游乐园”让小患者在游戏中淡忘恐惧

手术室医务人员陪伴小患者玩玩具。本报济宁4月2日讯(记者李锡巍通讯员董体韩伟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手术室总是陌生又神秘。离开家人的陪护,很多成年人在术前等待过程中都...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