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几招躲过这些春节消费“坑” 二维码别乱扫,促销不能轻信
本报记者 高晓彬
春节即将来临,济宁市不少市民已经开始策划假期的聚会、购物、出行等安排,居民消费逐渐迎来热潮。针对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扫码送礼品、网购促销、低价参团旅游等活动中可能碰到的消费纠纷,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明明白白消费,开开心心过年。
○案例一:扫码免费领奖,小心信息泄露
近日,记者发现某大型商场内的一家餐馆推出了“免费”活动——商场消费满588元赠送98元精致下午茶套餐。调查后,记者发现这“免费”的下午茶“不好喝”,消费者被要求关注该店指定的微信公众号,还需填写手机号及身份证号等信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临近春节,超市门口、大型购物中心等地总有很多赠送牛奶、食用油、食品、工艺礼品的活动,但有些“赠送”除了需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外,还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等内容。有些商家意在推广微信公众号,有的骗子却想通过二维码的“精心”包装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而利用所得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
○案例二:网购下单付款,却被电商销单
满500元减150元、限时特价99元、9.9元抢购200元优惠券……诸如此类的活动已成为各类电商平台在春节期间惯用的促销手段。然而,不少消费者在网购下单付款后,却被电商单方面取消订单,这就是所谓的“砍单”。
1月18日,姚先生得知某品牌服装的官方商城正在做活动,就注册会员并下单选购了2件羽绒服,共计293.72元。姚先生下单成功后,商家却以网站故障为由,单方面取消了订单。
为此,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要理性选择、科学消费,在选购商品时切忌被价格优惠所迷惑,一定要按需消费、慎选商品、细看规则、慎重付款。另外,消费者一旦遭遇网购纠纷,可以通过平台客服发起维权投诉,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者经营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等投诉维权。
○案例三:超低价旅行团,专忽悠老年人
家住任城区的凌大妈和老伴年过八旬,身体都还硬朗,平日也关注养生。去年年初,小区附近开了一家老年保健品店,她和老伴成了常客,量血压、做理疗,与店员小曹俨然成了“忘年交”。今年年初,小曹告诉凌大妈一个“好消息”:为答谢忠实客户,公司组织苏州两日游,包吃包住只收取100元的费用,于是,凌大妈便和老伴一起前往。
到了苏州,除了参观常规的景点,公司还带他们参观了保健品生产厂。第二天,主办方便把一行人带到一家五星级酒店,说是召开“答谢会”。在主办方的撺掇下,凌大妈买了各类保健品,总共花去近万元。一场“免费旅游”,结果却花费万元购买了一堆没什么用的保健品,凌大妈回来后,经人提醒才意识到上了当,后悔莫及。
据市消协介绍,近年来,和凌大妈一样,遭遇保健品销售骗局经历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岁末年初,一些无良经营者往往以“感恩答谢”、“回馈老客户”的名义,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免费的招待会、恳谈会、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旅游等活动,诱骗老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甚至是“三无”保健品,在骗取老人钱款后即逃之夭夭。对此,市消协提醒消费者,老年消费者务必远离此类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柳近日,市环保局制定了《济宁市环境保护局春节期间环境质量保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济宁市自2月10日至2月25日开展为期16天的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将对发现的...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