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曾经,张大爷祖孙三代蜗居在5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 如今,儿女都搬进了新房,老房子也装饰一新 睡了16年的沙发,终于换成床

济宁晚报 2018-02-08 10:44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王世友 范培倩

随着春节的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采购年货迎新年。家住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的张俊峰老人更是欢天喜地,忙活得比谁都要紧。因为,今年的春节对于他来说格外不同——祖孙三代在5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蜗居了16年,他也睡了整整16年的沙发。如今,在各级政府尤其是社区书记张宝芳的帮助下,儿子的经适房住上了,女儿的廉租房下来了,就连老两口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也在社区的帮助下装饰一新。告别沙发睡上床,张大爷说:“这一时半会还真不适应。”

从四口人到祖孙三代,人增加了,住得挤了

昨日,记者跟随社区书记张宝芳来到了张俊峰大爷家。张大爷的老伴薛大妈一边笑着招呼大家落座,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听说你们要来,我赶快把沙发上的被子都拾起来了。老头睡了这么多年沙发竟然还没睡够!”薛大妈的话里半是责怪半是心疼。

记者注意到,张大爷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小小的沙发,长不足1米八,宽也就半米。人在上面坐坐也就罢了,可躺下来睡觉真是连翻身都难。可即便如此,张大爷还是在这张沙发上睡了整整16年。张大爷告诉记者,他原来是五交化公司的职工,退休前工资也就几百块钱,儿子女儿更是先后下岗,一大家子人就靠着这点工资过活,生活十分拮据。1994年家里搬进了现在住的楼房,也就是从那以后,这小小50多平米的空间就见证了儿子娶媳妇、女儿出嫁、孙子出生、外孙女出生等诸多大事儿。时间一年年过去,家里的人口不断增多,可房子始终是这个老房子。祖孙三代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生活,说得好听点是热闹,说句最真实的感受,却是心酸。

薛大妈告诉记者,由于房子只有两个卧室,儿子2002年结婚生子后三口人住一间;女儿嫁到了农村,但为了孩子能在城里上学,便带着孩子和薛大妈挤在一间。这样一来,落单的张大爷只好搬进客厅睡沙发,这一睡就是16年。“你大爷一米七五,加上枕头,在沙发上也就刚刚放下脚,而且只能侧着身子睡觉。无数个夜里我去厕所,看见老头子蜷缩在沙发上的身影就直掉泪,可是咱买不上新房子,又能咋办呢?”回忆起往事,薛大妈满是无奈。

从一套房到三套房,房子多了,心里敞了

捉襟见肘的生活,终于在一大家子辛苦的盼望中迎来了转机。2011年,张宝芳来到竹竿巷社区担任书记、居委会主任。了解到张大爷一家的困难后,第二年她就帮着张大爷的儿子张大哥递交了经济适用房申请,然后一遍遍地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反复说明他们一家的困难。2015年,好消息传来,张大哥的经济适用房名额下来了,获得了两室一厅70多平米的一套房子。虽然面积不大,可是对于张大哥一家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2016年的春节,我们就是在新房子里过的。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别提多高兴了。”张俊峰老人说。

经适房只是社区对张俊峰老人帮扶的开始。考虑到张俊峰老人的女儿也是下岗工人,丈夫又是农民,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在市区上学,小两口只能长期两地分居。只有在非农忙的时候,孩子爸爸才能来趟市里,挤在丈母娘家和妻儿团聚。看到一家子的难处,张宝芳又坐不住了。2017年,张宝芳帮着张大爷女儿一家申请了一套廉租房。同样是70多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只有300多块钱。

儿子住上了经济适用房,女儿一家住上了廉租房。老房子里一下子宽敞了很多,张大爷这下终于不用再蜷缩在沙发上睡觉了。孩子们都搬走的那天晚上,张大爷16年里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回到床上睡觉——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张大爷感觉像做梦一样,说不清是高兴是心酸,还是因为这么多年忘记了床的滋味而惆怅。不过,张大爷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一晚他失眠了——睡了16年沙发,回到床上,他真不习惯。

从两家人到一家人 干群近了,人心暖了

前不久,张大爷的儿媳妇怀上了二胎,家里又要添新丁,张大爷和老伴儿商量着要把老房子装一装。“辛苦了大半辈子,咋说自己也要享享福。”可是,装的好花钱多,装不好还不如不装。得知张大爷的难处后,社区书记张宝芳又主动把担子往自己身上揽——她积极联系社区物业公司的壮劳力,把除旧、刷墙面、清运垃圾这样的重活都干了,只剩下些技术活安排给专业的施工工人。这样一来,整个房子的装修只花了一万多元。事办了,钱还省了,张俊峰老人一家子又乐呵起来了。

现在,张大爷一家逢人便夸社区书记给咱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为了更好地回报社区对自己的关心,薛大妈主动参加了社区服务队,在社区当志愿者,定期参加义务劳动。同时,得到社区照顾、被安排到社区物业公司做清洁工的张大爷更是鼓足干劲,每天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早晨四点半就走上街头给社区清扫卫生,生怕自己干的不够多、不够好,对不起社区对自己一家人的这份恩情。张大爷说:“我现在还在沙发上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沙发紧靠着窗子。只要天一蒙蒙亮我就能看到,就知道该出去为咱社区服务了……”

拿着人心换人心,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实事儿,这是一大批像张宝芳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日子越来越好了,对新时代更有信心了,这是像张大爷一家一样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在竹竿巷,在古老的东方圣城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时刻都在上演。

薛俊芝大妈(中)向社区书记张宝芳(左)展示老房子的照片

新闻推荐

爱心母婴室、换乘站、休息室……兖州火车站服务真温馨“进了火车站,就像回家一样”

兖州火车站爱心关怀,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本报济宁2月5日讯(记者孔令茹通讯员陈静张凤华)作为京沪线上的繁忙编组,春运期间兖州火车站承载着日均1万人次的客流量,为让旅客体验更美好,兖...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