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第一救助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20人 再冷的天,在这里都不怕
本报记者 苏茜茜 摄影记者 董绍进
隆冬时节,室外寒风凛冽,身穿棉衣的小光正坐在空调房内看报纸,搬进这个新家已有月余,他显然已经适应。最近天冷,房间内空调不停,热水24小时供应,小光说,再冷的天,在这里都不怕。
市第一救助站新站
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2014年,小光在济宁街头被民警发现,衣衫褴褛、精神恍惚的他随即被送到了济宁市第一救助站。2017年12月份,市第一救助站新站正式启用,小光告别了旧站,跟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新站开启了新生活。“现在每天晚上在值班室看会电视,回去用热水泡泡脚,然后就在空调房内休息了。”新站各项设施完善,干净整洁,如今的小光越发讲究起来,他对自己也有了严格的要求。洗衣服、晒被子,读书,看报纸……小光说,虽然至今还是暂居救助站的“流浪汉”,但生活却比普通人还舒适。
据市第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小光”这个名字并非本名,2014年他被救助时,医生诊断其为间歇性失忆,对于之前发生的事情他一概不知。来到救助站的这些年,小光开始记住了眼前的人、身边的事,但对于自己的过往,记忆仍是一片空白。“现在他身体健康、也没有明显精神异常,暂时在站内接受救助。”据市第一救助站副站长乔伟介绍,救助站早已将小光的情况发送到全国寻亲网,还为他做了DNA数据采集。前段时间,乔伟还将小光的情况发给了央视的寻亲节目。如今,小光拿到了救助站统一办理的济宁籍身份证,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充满希望。小光说:“有了身份证,就可以外出务工自食其力了。”
去年累计为143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
市第一救助管理站旧址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建设时间较长,服务设施简陋陈旧,无法满足当前救助工作要求。新站的建成使用有效改善救助环境、完善救助服务功能、提高救助管理水平,成为济宁市为民服务的又一重要窗口与平台。“根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新站建设项目总面积10500平方米,主楼为4层建筑。按照民政部有关市级救助机构的标准配置进行建设,目前站内设有安检室、隔离室、心理辅导室等。”据市第一救助站站长李兵介绍,站内还设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两个区域。每个救助区域均设有男女宿舍区、室内活动区、生活区等。在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区内还设置了文化教育区、技能区、图书室、社工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室等。
近年来市第一救助站坚守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提供职责范围内的饮食、发放衣物、临时住宿、联系亲属、医疗救治、寻亲返乡、购票返乡、与流出地民政部门协同接送返乡等救助服务项目。对于救助人员的突发疾病、精神异常或疑似传染病的,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处理,转送至相关定点医院进行积极救治。2017年全年未发生因救助工作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而被举报查实的事件。2017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20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1次、老年人72次、残疾人28次、救治流浪乞讨精神病人103人次,省内及跨省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乡167人次。
李兵说,去年市第一救助站在《济宁晚报》累计发布12期寻亲版面,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全国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推送96名滞站人员,并将长期滞站医疗托养的95名流浪乞讨精神病人进行了DNA数据采集、上传全国打拐信息库。2017年累计为143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昭)昨天,全市专职网格员培训正式启动,通过一周的集体培训,1300余名网格员将奔赴各自的岗位,通过不间断巡查,有效发挥铁腕治霾“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为破解治霾难题,补齐生态...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