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市循环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循环型产业体系、社会体系 绿色消费、循环理念深入人心

济宁晚报 2018-01-19 09:31 大字

为提升济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结构、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济宁”和“美丽济宁”,济宁市制定了《济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0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济宁市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基本形成,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较为完善,长效发展机制初步建立,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绿色消费模式基本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将深入人心。

○循环型工业:

建一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为构建节约型生产体系,济宁市将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鼓励适宜行业建设立体厂房、地下库房,探索制定适宜行业节约用地强制性标准,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及装备,制定并实施更为严格的产品能耗限额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城市再生水、矿井水,实施产品用水定额管理,全面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与加收水资源费制度。

发挥清洁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在建材、电力、化工、造纸、纺织、煤炭、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医药等重点行业,以原材料减量化、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为重点,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清洁、末端循环的生产方式。

优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空间布局,通过延伸拓展循环型产业链,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共生耦合循环型工业体系,重点构建煤“焦”化工一体化、农工贸一体化等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和循环园区,促进产业循环式组合。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继续推动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一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鼓励企业推动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绿色生态设计。开发、应用和推广一批无毒无害原材料(产品)以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业、绿色循环农业,培育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循环农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

○循环型农业:提高耕地、水面、林地综合产出效率

济宁市将充分挖掘土、水、光、热等资源潜力,提高耕地、水面、林地综合产出效率。积极发展立体种养、立体林业及“光伏—光热大棚、地热大棚”等模式。综合改造开发矿区塌陷区,发展蓄水及水产养殖等。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保墒固土、农田护坡拦蓄保水等旱作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加强农业灌渠建设,在保证灌溉水有效利用的同时,控制灌溉用水总量。同时,优化施肥结构,推进有机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生产使用,推行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适期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逐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清洁化,重点支持秸秆生产生物质炭、木醋液等多联产综合利用模式,建立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推行粪污收集、贮运、处理和利用的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推广工厂化堆肥处理、商品化有机肥生产技术。推广“秸秆—畜牧养殖粪便—沼气沼渣—有机肥—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型服务业:

提倡宾馆、酒店不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以零售批发、住宿餐饮业为重点,济宁市将大力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鼓励大型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销售节能环保、再生产品。同时,以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建设为重点,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围绕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打造物流支持系统,为企业集约采购提供第三方物流平台。

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船舶,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交通工具,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及主要干道充电桩、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加大公路沥青与废渣的资源化技术研发和再利用力度,加快主要港区、航道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此外,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提倡宾馆、酒店不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政府部门推行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减少使用一次性签字笔、纸杯、餐具等用品。

○循环型社会:

每个县至少建设1个城市矿产规模化利用项目

今后,济宁市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覆盖城乡、互联互通、运转顺畅的基层回收站点、集散市场和分拣加工中心“三位一体”的回收体系。加强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

提升重点“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造纸原料、报废机动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重点再生资源的规模化循环利用。开展从电子垃圾中提取贵重金属等高质回收利用工程试点。加快华电国际唐村循环经济产业园省“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建设,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建设 2个“城市矿产”示范园区,每个县至少建设1个城市矿产规模化利用项目。

对于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再生水等城乡低值废弃物,则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机场、港口、车站、公园、商店、学校等公共场所依法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一批垃圾分类回收示范单位。

优化布局城市公交体系,拓展公交网络,推进城市公交系统低碳建设。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依法配套再生水利用设施。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域集中回收电力、化工等行业低品位余热资源用于供热,实施工业企业余热暖民工程建设。推行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喷洒,探索城市再生水用于农林灌溉、居民生活。

培育共享经济新模式,推动开展厂房、库房、设备、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的共享,探索建立原材料区域集约配送中心。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二手品市场或跳蚤市场,推动闲置物品的交换。支持闲置房屋、车辆、物品的分享使用。

(记者张昭晖 杨兆锋 报道)

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循环型生产方式普遍应用,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发展提质增效,三次产业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发展。

社会层面循环发展成效明显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建筑和公用设施更加绿色低碳,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链接的循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循环发展长效机制有效运转

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有效推进,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技术创新体系、统计考核体系进一步健全。

绿色消费模式基本普及

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使用比例显著提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到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7%以上,能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处理率达到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

新闻推荐

济宁春节市场应急保供,商超肉企齐上阵过年很有料,蔬菜肉食都不缺

本报济宁1月16日讯(记者马云雪通讯员张青)16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济宁市商务局日前启动了春节市场应急保供工作,经调研,目前春节市场供应准备充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