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砰然壮美的动能转换画卷 济宁高新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眸

济宁日报 2018-01-15 09:27 大字

本报通讯员姜海珍张嘉衬

迈着铿锵的步伐,2017年圆满收官,翻开济宁高新区的成绩单:经济平稳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科技新城处处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动人画面。

这一年,华能2×35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圣地智能电力产业基地、北大环保产业基地、定向点金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远山第三代新材料、中关村纳米科技、鲁华龙心中药高端制剂、天虹纺织差别化纤维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聚集;

这一年,3D打印制造创新中心、国家纺织品工业设计中心等新建或投入使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获批,独揽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投资促进、园区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等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活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

这一年,“一轴、一廊、多组团”格局初步构建,群英路、同济路北延等7条道路顺利通车,蓼河公园获批省级最美湿地,宜居宜业美丽高新加速崛起;

这一年,10大类38项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15年一贯制的海达行知学校投入使用,三甲医疗全覆盖提质扩面,街道卫生院全部实现三级医院“同质化”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民生改善硕果累累。

2017年,济宁高新区积极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机遇,把“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最强音,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不断聚集创新资源与要素,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夯实持续向好基础

总投资15亿元的泰丰高性能液压集成系统项目,打破了我国航母、大飞机、高铁等关键设备核心液压件受制于人的局面,解决了国家关键重大装备液压产品依赖进口“卡脖子”的问题,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90%以上;总投资17.2亿元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项目一期已经完成7.5亿元投资,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支撑鲁抗医药持续走在行业前列,跨入高端制药新时代;总投资11亿元的锐博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是济宁工程机械零部件“走出去”战略核心项目,主要为国内外一流挖掘机、推土机、摊铺机、叉车等工程机械企业提供核心零部件,目前项目已全部投产,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

济宁高新区聚焦产业个性需求,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工程机械、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增长强劲,生物医药等产业扭转了被动局面,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持续膨胀,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7个。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山推智能遥控型推土机等9个高端智能产品下线,源根灌装等5条智能生产线投入使用,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个,山推工程机械智能装配等6个项目获批省重大创新工程立项、占全市55%,通佳机械等3家企业获批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45.45%、超全市14.68个百分点。各类市场主体稳步增长,驰名商标持有与新注册量稳居全市第一。获批了全国第4家国家安全产业园、全国第11家国家检验检测示范区。

创新要素聚集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7年9月29日,辰欣药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辰欣药业正式踏上资本市场的舞台,这也是济宁市第7家境内上市公司。作为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企业,辰欣秉承“推陈出新,诚实守信”的企业理念,以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药品,共成功开发国家级一类新药2个,二类新药3个,三类新药12个,四类新药16个,五类新药10个。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放眼济宁高新区,“双创”版图欣欣向荣,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力”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建了3D打印制造创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等平台、增材制造与设计验证创新中心等行业平台,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纺织品工业设计中心等投入使用。发起设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战略联盟,众创药客获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和项目269项、获批147项,获批市科学技术奖17项,独揽全市最高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全社会研发投入、三类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市第一。加快建设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引进750名海内外紧缺急需人才,6人入选泰山领军人才,3名人员入围国家千人计划答辩。

园区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2017年,济宁高新区全面开启了“三次创业”新征程,全面启动蓼河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安全装备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科技金融创新园等“一区十园”管理体制改革,以十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支撑、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区建设。出台了《关于推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推动“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区中园”战略,在区域内设立5个街道属地园区和5个专业产业园区,通过精细化的园区服务,加速项目投产达效。具体看来,“一区十园”包括设立蓼河新区、5个专业园区及5个街道属地园区。

以此为基础,济宁高新区顺势实施了“主导产业+园区”投资促进机制改革,一步到位配齐了50余人的投资促进团队、60余人园区运作团队,在深圳、上海等地陆续举办了专题招商活动。投资32亿元的华能2×35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11亿元的圣地智能电力产业基地、10亿元的北大环保产业基地、6亿元的定向点金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远山第三代新材料、中关村纳米科技、鲁华龙心中药高端制剂、天虹纺织差别化纤维、必爱网B2B2C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聚集。

产城融合发展助推宜居宜业科技新城

2017年2月13日,山东省林业厅、山东省广播电视台在济南举行2017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山东最美湿地”颁奖仪式,30个“山东最美湿地”公园在省城授牌。经过一个月的专家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济宁高新区蓼河省级湿地公园”以10441票成功当选。济宁蓼河省级湿地公园也是济宁市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省级湿地公园。

济宁高新区正踏着时代的节拍,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城市。统筹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河道水系、交通体系、地下空间、生态绿化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从零打碎敲向整片区开发推进,实施了蓼河三期治理、景云片区等开发建设,红星爱琴海、蓼河CBD等开工建设。实施149个城建项目,群英路、同济路北延等7条道路顺利通车,火炬路、德源路等16条道路完成改造,5.3公里综合管廊工程、11个海绵城市项目进展顺利。新建2处智慧社区,1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13个生态宜居村和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部达标,完成12000户农厕改造任务。下大气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危险废物管理方面的集中整治,小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或置换清洁能源。

民生改善让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

城乡低保标准“十二连增”;全区1257户贫困户、2656人全部脱贫,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16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竣工,受益贫困户220户,人均年增收达到1600元;金融扶贫贷款达到583.5万元,带动贫困户173户,全年总收益达到16万元……这是过去一年济宁高新区晒出的***成绩单。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民生无小事。2017年,济宁高新区把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和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群众。15年一贯制的海达行知学校投入使用,16个大班额项目开工45.9万平方米,竣工29.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4300个。中考高分率、优秀率、合格率实现翻番增长,综合成绩蝉联全市县市区第一。三甲医疗全覆盖提质扩面,街道卫生院全部实现三级医院“同质化”服务,新建28家标准化卫生机构,12大类4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部免费向市民提供。深化医养结合试点,在全市率先实现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深化平安高新工程,在全省率先推行视频信访系统,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回首向来踏行处,喜看沃野披锦绣。2018年,济宁高新区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三次创业”历史使命,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打开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局面。

新闻推荐

兖州区 “三新战略” 推进青年创新创业

本报兖州讯(通讯员董锐)兖州区实施新宣传方式、新政策支持、新服务平台“三新战略”,切实助力推进青年创新创业。鼓楼街道长安社区等5个社区荣获“山东省首批省级创业型社区”称号。宣传方式“新”...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