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玉林晚报 2017-10-01 12:32 大字

傣族拜月侗族偷月亮菜壮族祭月仡佬族中秋夜祭祖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因在秋季八月,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而后,中秋的相关习俗流传各地,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各式各样的中秋习俗。

在我国,中秋习俗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千秋。舞火龙、赏月都较为常见,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拜月、祭月、跳月就不是人尽皆知的中秋习俗了,一起来看看吧。

傣族拜月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苗族跳月

在苗族的古老传说中,月亮并非是“嫦娥”这样的女性化身,而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男性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99个州的99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壮族祭月

中秋“祭月”古来有之,只是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和文化习俗的演变,这一仪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在壮族却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传统。

在中秋夜,壮族人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侗族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毛豆的谐音,指小孩)的健康。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高山族托球舞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相传古代,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靠捕鱼度日。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都不见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定要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他俩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又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他们还拿了大棕榈树枝,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为了征服恶龙,他们永远守在潭边,变成了大尖和水花两座大山。这个大潭,人们就称它为“日月潭”。

所以,每逢中秋,高山族同胞感念大尖和水花夫妇的献身精神,都要到日月潭边来模仿他们夫妇托太阳、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仡佬族中秋夜祭祖

仡佬族把中秋称作“八月节”,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祭祖。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蒙古族追月

蒙古族过中秋,则有一项特别的“追月”习俗。“追月”是蒙古族中秋节的一种娱乐项目,在中秋节这天,擅长骑射的蒙古族会跨上骏马,在皎洁的圆月下,飞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土族打月亮

在土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人类与月亮的关系密不可分,土族将月亮与太阳并称“日月二吉”,认为二者都是天的一部分,可见,土族人民对月亮有深厚的宗教情感。

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当圆月的倒影出现在盆中时,人们便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直把那轮圆月打得“体无完肤”。藏族寻月

中秋节当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中秋节不再只是汉族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也有各自丰富有趣的中秋习俗。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也习惯过中秋节,虽节俗各异,但中秋节基于的“团圆文化”已然成为各民族的普遍共识。(来源:济宁新闻

新闻推荐

汽车站可办临时身份证啦 仅限当天乘坐客车使用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城区两大汽车站获悉,目前济宁汽车总站、济宁汽车北站与公安部门共同设立了临时身份证办理窗口,市民如果忘记携带身份证可在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该证仅限市民当天乘坐客车使用。...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