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农户告别“土暖”时代——兖州积极推进清洁供暖气代煤工程侧记

济宁日报 2017-10-01 11:51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美荣苏茂清王朋“原来过冬每天搬煤块、掏煤灰,又脏又累,今年安上了壁挂炉,再不用为满身煤灰犯愁了……”9月25日,兖州区大安镇后谷村的张兴娥老人告诉笔者,今年社区里通上了天然气,她家120多平方米的住房也正在进行气代煤改造,这个冬天,“土暖炉”将光荣“下岗”,再也不用为满身煤灰犯愁了。

在兖州区,受益于气代煤工程的农户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兖州区积极推进冬季清洁供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以已实施管道天然气的新型农村社区楼房为主要区域,选定颜店、大安、新驿等5个乡镇的9个新型农村社区共6760户,实施气代煤改造,采用燃气壁挂炉等采暖形式进行集中供暖,解决农村集中供暖问题。

过去,农村冬季取暖全靠烧煤,不仅取暖效果不明显,而且产生的煤烟既呛人又污染空气。从今年开始,这些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大安镇预计于今年底前完成涵盖中心社区、二十里铺社区等4000余户的气代煤工程,政府支付安装壁挂炉的费用,并对改造户进行适当补贴。届时,改装后的农户们将告别煤灰扑鼻的“土暖”时代,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在大安镇前白楼村社区居民李秀丽老人家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厨房已经安装上了燃气壁挂炉。李大娘介绍,以前家中取暖都是开空调,只暖和一间屋,今年冬天每个房间都将暖和起来,感谢政府给老百姓做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为扎实做好“煤改气”工作的宣传、解释、协调等工作,加快天然气入户安装步伐,兖州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住建、发改、环保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调度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并建立“每日一统计、每周一通报”机制,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同时兖州区供气部门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小区用展板的形式让老百姓算清经济账,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真正让老百姓清楚明白地看到煤改气工程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益处。

兖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姚大千介绍:“我们公司从8月底开始气代煤施工,经过前期宣传、沟通协调,以及储备施工物资及施工力量,增加现场管理及监理人员等,有效的保障工程实施。截至目前,兖州区气代煤工作正在施工4073户,已完成2691户,争取10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今年气代煤工作,让农村百姓也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新闻推荐

汽车站可办临时身份证啦 仅限当天乘坐客车使用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城区两大汽车站获悉,目前济宁汽车总站、济宁汽车北站与公安部门共同设立了临时身份证办理窗口,市民如果忘记携带身份证可在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该证仅限市民当天乘坐客车使用。...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