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运河岸边的“操场”《文化周末》 崔璐

济宁日报 2017-09-15 16:16 大字

对于一直生活在济宁市区东部的我来说,小时候对穿古城而过的大运河还是很陌生的,我们更熟悉的是不远处的洸府河。在那个年代,我们的活动范围,最远也只是儿童乐园一带,偶尔大人会带着去一趟市中心。初中来到一所位于运河岸边的学校,才算是与运河有了亲密的接触。

或许是由于地理位置太过于金贵的缘故,我们的初中学校很小,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体育课都没有办法上,只能去外面寻找场地。一星期两节的体育课,是连在一起上的,西关体育场、新体育馆、人民公园……都曾留下我们上体育课的身影。

学校对面的运河岸边有一片空地,在初四的时候成了我们集训的地点。体育是中考的一项,还占了不小的比例,记得好像是50分。当时的中考体育记得是要考三项,长跑、铅球,还有一项是男生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选其一,女生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选其一。

为了不让体育成绩拖后腿,在临近中考的时候,学校专门安排了考试项目的训练。在去那片空地之前,我们的体育课是在人民公园上的,也只是在假山上往返爬台阶。由于场地所限,并不能开展其他项目的训练。学校对面是一片商业楼,商业楼和南边的围墙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小胡同,向西直通运河边。那几年,家搬到了太白小区住,这条小胡同便成了我上学、放学经常走的一条小路,虽然从南边走东大寺铁桥一样可以回家,但同学们却更愿意走这条小路。

那片被我们拿来当做操场的空地,就位于小胡同的南侧,我们主要是在这里练习扔铅球。训练是体育课之外的时间,所以同学们的热情是很高的,毕竟那时我们每周最期待的就是两节连在一起的体育课,等于是可以出去“撒欢”了,这训练在我们眼里就等于是多加了一次体育课。即便是像我这般体育很差的学生,也是很期待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能到外面,不管干什么都比在课堂上好玩。

训练都是安排在下午,空地离学校不远,我们步行就过去了,不像上体育课还要骑自行车去。由于并不是常规的体育课,并没有严格的课堂时间,完全由老师掌握,一般是练上一会儿,老师就带领我们回学校去了。说是训练,但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出来“放风”。随便的练上那么一小会儿,就开始在那里玩,追逐打闹,不亦乐乎。

在这里的训练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停止了。那年是非典肆虐的2003年,因为非典的缘故,中考取消了体育项目,对于如我这般的体育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大部分同学心里更多的是失望。因为不仅仅是训练停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同样也停了,我们失去了一个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出去放松的机会。

那时的生活完全都在运河边,但身在其中,但并没有怎么留意每天都要路过的这条古老河流。曾经上课的教学楼还在那里,还有那座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天桥,但学校已经改名搬迁,有了更好的校园,更大的场地,再也不用为没有地方上体育课而发愁。运河边那曾经的“操场”,如今已经改造成了商业街区,繁华的运河两岸不会再有这样一片荒废的空地,再也看不到夕阳下少年们矫健的身影。

新闻推荐

济宁市“9·18”防空警报试鸣公告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为增强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切实提高广大居民防空防灾、应急疏散和避险的能力,经市政府、济宁军分区同意,济宁市定于2017年9月18日10时至10时11...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