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梨产业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纳入国家梨产业体系管理范围

济宁日报 2022-03-03 07:29 大字

本报通讯员胡淑坤侯敏

梁山县境内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苹果、梨、杏等多种水果生长。在历史上,当地群众就有种植梨、杏等水果的传统。近年来,梁山县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培育梨产业技术体系,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了梨产业绿色发展。2021年11月21日,在梁山县举行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揭牌仪式,梁山县纳入国家梨产业体系管理范围。2022年1月30日,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直播间》介绍了梁山县推进梨产业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改革创新经验做法。

开展实地调研,找准需求突破口

梁山县围绕“林果”做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梨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马营镇作为“特色林果之乡”,生产的韩国梨久负盛名,但近几年由于品种老化,栽培技术落后,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果业生产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为此,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向上沟通汇报,成立了以市、县林业服务中心党员干部、高层次引进人才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助农团队,开展实地调查,与果农促膝座谈,找准群众需求,分析问题症结,着力解民忧、惠民生。针对调研发现的果树品种单一、熟期结构不合理、果农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经验欠缺等问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早熟梨为突破口,引导果农发展早熟梨产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林业科技下乡,夯实产业技术体系

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科技扶贫、科技助农上主动作为,聚焦当前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着力解决果农在果树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助推果农发家致富。创建了“梨博士教老乡”品牌,开展一条龙科技下乡助农行动。组织有发展果业愿望的农民到梨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单位学习观摩,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理论和产业技术。邀请了国内著名梨专家到梁山讲课、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促进果农掌握梨栽培新技术。深入果园介绍早熟梨新品种,示范讲解梨树栽培新模式、新技术,指导果农500余人次。组建了“梨联合社”专业技术服务群、梁山果树管理综合服务群等微信群,在线群员520人,及时在线解答果农生产问题。面向全县梨农举办了多场次果园冬季修剪、夏季管理、秋施基肥等技术培训活动,在线服务培训果农2000余人次,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做了专题报道。积极寻求上级技术扶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市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梨新品种引进及化肥农药双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和中央财政“梨新品种引进及节本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设在梁山县,以项目带动,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基地示范,为梨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经过长期努力,梁山的梨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达到当年定植、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亩产3000至5000公斤的水平。特别是翠冠梨,打破了南方“无锈不翠冠”的魔咒,在梁山即使不套袋,翠冠梨仍然能达到光滑、翠绿、酥脆、香甜、含糖高,品质好,外观美。

聚焦产销服务,开辟发展新跑道

林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品牌和市场的认可,为此,梁山县一方面抓品牌培育,一方面抓市场营销,通过规模发展、精细管理、规范操作,助推果农增收致富。

品牌培育方面,2021年5月,梁山凤凰山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主要产品优质早熟梨注册“鲁梁脆酥”商标,“冠玉”梨获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10月,在第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上,“鲁梁脆酥”秋月梨、红香酥梨、翠冠梨、“郓哥”秋黄梨获得金奖。在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中华好梨”品鉴推介活动中,梁山选送的翠冠梨获得金奖。另外,梁山梨还加入了“济宁礼飨”品牌,实现与知名品牌的共赢。截至目前,梁山县共引进梨优良品种20多个,示范推广梨栽培新种植模式4000余亩,新增经济效益1576.4万元。

市场营销方面,为拓宽梨农销售渠道,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组织梨产品推介会,邀请江浙等地的大客商前来参会,达成了多个早熟梨等特色优势品牌的合作意向。积极对接邮政快递,组织梁山梨加入邮政快递果品渠道,使5公斤以内的梨快递价格控制在5元以下。帮助梨农在淘宝、拼多多、快手等APP上开通线上销售,销量逐年攀升。组织梨农和贵和、爱多客等大型超市开展产品对接,使梁山梨成功进入济宁、菏泽、泰安等地的大型超市,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新闻推荐

聚焦 “六稳”“六保” 梁山县“多点发力”稳就业保民生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关洪海戚一品)近年来,梁山县人社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围绕县域经...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