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不动产中心 争当为民服务排头兵

济宁日报 2021-12-02 08:13 大字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马心云张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梁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工作重点、聚焦服务提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升服务品质。软件上,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登记审批流程、精简收件材料。借助省级“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申请人可打破时间空间束缚,随时随地提交不动产登记申请。硬件方面,梁山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了集收、受、查、打一体的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当群众遇到业务办理高峰时段,可自行选择到自助服务区,在帮办代办员的帮助下,利用自助受理机,查询、打证一体机,完成业务的办理。这不仅能减少窗口人员聚集,还能大幅缩短等待时间,更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为拓展服务网点、缩短服务半径,推行在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中心已先后与农村商业银行、民丰村镇银行、农业银行梁山支行、建设银行梁山支行、济宁银行梁山支行等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便民服务点,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和“一趟不用跑”。

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跨省通办”。梁山县携手河南省台前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的高频服务事项,按照“材料收取、办理时限、平台建设、服务标准”四统一的工作原则,通过异地申请、属地线上审核、线下发证、邮寄送达等环节,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努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实现两省双城之间不动产登记业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

与法院签署“不动产+法院”协同办理合作协议。按照传统不动产查控模式,每办理一次查控、解封需两名执行人员外出到登记机构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查控的实效性。通过系统升级和完善,达到“一站式”快速办理不动产查询、查封、解封登记业务,实现了不动产查控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最大限度简化、优化不动产查控流程。

大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源头入手,推行“交房(地)即发证”服务模式,保障实现居住权与产权的统一,从根源上杜绝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工作原则,采用“一事一议、部门会签”的工作方式,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3099户,化解率达100%,居全市首位。

新闻推荐

梁山县人民医院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王前)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与梁山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签约暨集...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