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沃土含深情 不忘初心谋“振兴”

济宁日报 2021-10-28 08:29 大字

本报记者武旭

“灌溉问题是我们村的老大难问题,王书记带着工作组辛苦几个月,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条灌溉渠不仅修到了田间地头,更修到了咱群众的心坎上,让大家伙感到很温暖。”谈起南穆官屯工作组的工作成绩,穆官屯村党支部委员陈德灵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陈德灵口中的“王书记”,就是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梁山县马营镇小队南穆官屯工作组党小组书记王猛。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依托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这一平台,秉着“脚不离土情深切,不忘初心助‘振兴’”的责任与担当,王猛与工作组成员们一道,解民情、兴产业、强基建、惠民生、强党建,将一个党员结构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的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崛起、基层党组织强健的“先进村”。

党建是破解村庄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刚刚在穆官屯村安顿下来,王猛就马不停蹄地组织党员会议、了解村庄现状。位于梁山县马营镇东南部的南穆官屯距离城区仅有2公里,22名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有90岁,党组织年龄构成偏大;村庄以主粮种植为主,大部分村民进城务工,仅有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也陷入停滞,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掌握情况后,王猛从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历史遗留问题、村集体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深度梳理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充分征求村两委意见的基础上为帮扶村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制定了两年帮扶规划。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王猛和工作组秉承“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的原则,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换届选举,营造良好换届氛围,确保了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公正、公开、透明,帮助驻村建好了一个支部,选好了一名书记,带出了一支党员队伍,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王猛带领新一届村两委通过讲党课、观看革命影片、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激励起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们来帮扶村庄发展,不能光给群众口头上的实惠,要让他们看见实实在在的发展、看到党和政府真情实意的关心,这样群众才能信服你、支持你。”在王猛看来,“办实事”是撬动工作局面的最好方式。多年来,南穆官屯村南、村西400亩农田存在浇灌问题,老百姓需要买水浇地,浇灌一亩就需要50元。不仅成为村民们的负担,更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在田地中修建引水渠900米,安装燃油机一台,积极协调电业部门架设电缆,彻底解决了村民浇地成本过高的问题。“浇地再也不用求人了”,引水渠正式通水那天,成了南穆官屯村的“节日”,老少爷们站在水渠边,看着多年来的心愿变成了现实,一位老党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党没忘记我们,幸好有工作组,这么多年的难题可算解决了,现在终于不用买水浇地了。”

有了便利的灌溉条件,村庄的产业发展又提上了王猛的日程。他先后组织村两委、合作社成员到马营镇鸡枞菌蘑菇种植基地和陵城镇高端蔬菜基地、儒源小镇、百誉农业科技等产业项目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就农业项目的实施路径、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帮扶资金使用、实施流程等与当地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通过驻村工作组入驻以来的走访调研以及与村“两委”的多次座谈,确定了马营镇鲜果鲜菜农业示范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至少为村集体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万元,为村庄农户提供10多个就业岗位,就业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 5000 元,并带动周边村庄林果、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疫情防控、民生济困、文化建设、防洪防汛……在南穆官屯村,王猛用脚踏实地的工作和一颗“为民”的初心,赢得了群众的认可。“驻村干部就是要配合驻地党委政府,为群众解难题、谋发展,让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得到具体实现。”王猛说,鲜果鲜菜农业示范园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将深刻改变这个传统农业村庄的发展面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经缓缓展开。

新闻推荐

梁山县人民医院 一面锦旗凸显医患情谊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王前)近日,一名在梁山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康复出院的患者将写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胸外科医护人...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